开拓者量化网 资讯频道 商品期货 能源 PTA产业链产能出清在稳步推进中

[转] PTA产业链产能出清在稳步推进中

2016-01-29 00:09 来源: 韩乐 浏览:438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寒冬”之中也有“火光”,化纤行业透出些许暖意

  引言

  最容易被忽视的,往往最能带来意外的惊喜。尽管不在总理钦点的供给侧改革行列中,但2015年以来PTA行业的阶段性去产能将市场自发的产能出清大幕徐徐拉开。

  2016年PTA产业链产能出清的节奏如何演绎?“寒冬”中PTA行业,何时能迎来春天?带着这些疑问,2016年1月20―22日,期货日报跟随郑商所PTA调研团深入浙江地区,对PTA、聚酯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以探究PTA产业链未来可能出现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链阶段性供给收缩

  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汇。新年伊始,煤炭、钢铁产业去落后产能的供给侧改革拉开序幕。化工行业尽管不在总理钦点的供给侧改革行列,但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PTA产业链在连续多年产能扩张以及供应严重过剩的环境下,自发的供给侧改革其实已在悄悄进行。

  据期货日报了解,在已经上市的化工品中,PTA较其他品种率先进入过剩时代,其也最早进入产能出清序列。

  2011年之前,上到原料PX,下到聚酯,PTA产业链各环节都属于暴利行业。丰厚的利润吸引大量投资,为后期供应过剩、经营亏损埋下隐患。

  盲目投资导致PTA产业链扩张“刹不住车”。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聚酯、PTA、PX行业相继陷入过剩困局。

  谈及PTA产业链产能过剩问题,市场资深人士安建华深有感触。“2011―2014年这几年,PTA产能从2000万吨扩张至4500万吨,增长了一倍以上。”安建华认为,PTA行业的暴利导致不少企业经不住诱惑,做出了进一步扩产的决策。然而,需求增速跟不上,2014―2015年市场低谷期到来。

  产能过度增长之后,PTA价格流畅下跌。相比2011年的高点,PTA价格已经下滑了65%。利润萎缩甚至亏损,倒逼企业出清产能。

  “近两三年的亏损导致部分老旧落后装置遭淘汰,蓬威石化、辽阳石化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一德期货分析师郑邮飞表示,特别是2015年,远东石化由于效益下滑而在年初宣布破产,其装置较为落后,被接管重启的概率较小。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4月腾龙装置爆炸,导致翔鹭450万吨的产能停车,这直接缓解了PTA供应过剩问题。

  截至目前,包含翔鹭的450万吨,PTA行业长期闲置的产能有1340万吨,占PTA名义产能的28.5%。再算上只是偶尔才开车的160万吨产能,闲置产能占PTA名义产能的比例,高达31.9%。

  与此同时,2012年起,下游聚酯行业相继有浙江化纤联合、江苏三鑫、太仓明辉等累计200万吨产能被破产清算。目前,聚酯行业已走出产能无序扩张的混乱,转而进入存量产能博弈期。

  事实上,2015年由于盈利下滑以及经营环境恶劣,PTA产业链去产能步伐加快,阶段性去产能达到新高度。

  据东吴期货分析师王广前介绍,2012―2014年,PTA产能共关闭600万吨,仅2015年,就先后有远东石化320万吨、翔鹭石化450万吨以及佳龙石化60万吨总计830万吨的PTA产能关闭。2015年全年,PTA和聚酯行业的平均开工率分别降至65%和70%,这也使得需求旺季PTA市场一度供应短缺。

  而在去产能的过程中,由于PTA期货价格较为透明,充分反映供求及未来预期,近期PTA期货升水局面,贸易商的仓单需求就有效地消化了企业的多余库存。后期,PTA期货价格对应的加工费区间改变不大的情况下,对一些不具备成本优势的装置来讲,可能只能无奈退出。

  目前市场竞争重点在于成本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经历了“血雨腥风”,强者独领风骚,弱者退出江湖,竞争就是如此残酷。PTA市场中三足鼎立格局也就此形成。

  此次调研过程中,从PTA和聚酯企业工作人员的言语中,期货日报感受到企业生存的痛楚,他们不得不拼资金、拼成本、拼综合优势。

  据浙江某PTA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有效产能有3000多万吨,与有效需求相匹配,企业之间不存在客户上的竞争关系,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成本的竞争上。

  因设备折旧、物流成本、人力成本、机械化程度等众多因素的不同,各企业的生产成本差别较大。“拿PX运费来说,韩国PX船运费为15美元/吨,码头作业费为20―30元/吨,如果能与地理位置较近的PX供应商通过管线输送,那么节省的费用非常可观。此外,回收的PTA边角料按照新料的价格进行销售,可多盈利10元/吨。”招商期货分析师许靖介绍。

  对于聚酯企业来说,上述降成本的方法一样适用。聚酯企业可以将停车后装置中残留的聚合物质当作废品处理或者用来生产质量较差的丝。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PTA行业的竞争主要是成本竞争而不是下游销售的竞争,但仍有排名靠前的企业采取降价促销、鼓励员工参与销售的方式,着重保现金流。

  我们走访的几家PTA企业,其加工费在500―600元/吨,再加上折旧和财务成本,加工费高达800―1000 元/吨。这说明,PTA企业的盈利情况并不好,只能维持现金流暂时不出问题,去产能是必然之势。

  从冗长的PTA产业链来看,“产能两头小中间大”是主要问题。“一方面要受成本端的制约,另一方面要看需求端的脸色,对于PTA这个产能过剩的行业来说,就是在夹缝中生存。”弘业期货分析师张永鸽认为,拥有先进技术的大型企业在加工费方面具有优势,尚能实现微利,而一些生产成本较高的中小企业压力颇大,实在扛不住时,只能停产检修。

  然而,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一旦停产就相当于让出市场份额。PTA装置的开开停停正是厂家的心理反映。“在低迷的经济大环境下,PTA增产步伐将继续放缓,去除过剩产能、实现行业洗牌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张永鸽称。

  “机器换人”、战略一体化有看头

  产能较大的企业除了在加工费、能耗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实力也较强。走在浙江新凤鸣集团总部,映入期货日报眼帘的不仅有宽敞的厂房,还有精细的自动化设备。从换卷轴到装卸,再到包装运输,“机器人”成为生产车间的一大能手。通过“机器换人”,该企业降低了10%的用工成本,折合加工成本,压缩20%―30%。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变思路意味着落后和被淘汰。近两年,PTA以及下游聚酯行业逐步引进机器人设备,自动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将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变成了技术密集型现代产业,通过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带动行业自身转型升级,走出一条技术革新道路。

  虽然投入资金庞大,但“机器换人”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组数据显示,浙江某纺织印染公司通过“机器换人”促成了员工、企业和一方经济的共赢。应用“机器换人”系统后,该公司生产效率提升35%,产品合格率提高1%,原料降耗1%,劳动用工减少560人,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显著下降,生产车间腾出近50%的空间。综合计算,实施“机器换人”的技术改造后,该公司每年可直接降低生产成本3500万元。

  PTA相关企业的自动化建设也给调研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包装车间为例,人工操作时,一个青壮年员工一个工作日内需要摞超过1000个丝饼,累积重量超过7吨,工作量相当可观。”中财期货分析师戚明之介绍, 恒力集团引进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后,工作效率至少提升了60%。

  “机器换人”的智能化改造只是企业创新发展、走向高精尖、打造世界一流工厂的一个缩影。此次调研中,了解到,几家大型PTA企业在酝酿下一盘更大的棋――上马炼油一体化项目。

  据了解,2015年11月,恒力集团在大连长兴岛的2000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动工,项目投资超过700亿元,预计2018年完成。届时,恒力集团年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此外,荣盛、恒逸、桐昆、盛虹等也都有往石化炼油发展的计划。“从巨头们的布局来看,都是PTA规模大于聚酯,炼油规模又大于PTA。‘以小博大’的思路使得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甚至运行初期企业资金链压力较大。”戚明之认为,即便如此,政府已经部分放开了原油进口权,未来有可能放开油品销售渠道,从这方面来说,上马炼油一体化项目是很有盼头的。

  对此,浙江某PTA企业负责人坦言,随着原油进口渠道的放开,石化一体化装置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具优势。虽然舞台已经搭建好,但最终能否生存乃至发展壮大,关键还要看企业自身对产品成本和质量的把控能力。

  去产能节奏取决于复产速度

  眼下,一面是市场化竞争倒逼落后产能淘汰,一面是为求发展行业主动转型升级,PTA产业链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市场机制发挥得淋漓尽致。

  2015年三季度开始,主流PTA企业均有停车检修情况出现,企业开工负荷显著下降。在此期间,包括虹港石化、逸盛大化在内共计2060万吨的装置进行了不同时间长度的检修。PTA装置检修,多是厂家的自发行为。据了解,生产工艺决定了PTA装置需要一年一检修,夏季炎热,不方便工人作业,而冬天气温低,停车后重启困难,因此检修多集中在秋季。2015年,几乎占有效产能60%的装置进行了或长或短的检修,这样的力度远超往年同期。

  “2015年原油价格低位徘徊,PTA有效产能相对短缺。2015年PTA装置集中检修是为解决仓单问题,进过8―10月的检修,PTA社会库存下降55万吨,基本将仓单消化完毕。”许靖称,在远东和翔鹭退出市场后,PTA市场供需格局达到了暂时的平衡。

  目前来看,整个PTA产业链仍处于产能出清过程中。在业内人士看来,下游聚酯行业产能的出清速度将快于PTA行业产能的出清速度。

  “PTA行业的产能出清速度取决于新装置及某大型装置的复产速度,因当前有效产能基本与需求匹配,只有当产能重新过剩导致PTA加工费长期低于生产成本时,才会迫使一部分成本较高的企业主动退出。”许靖表示。

  就聚酯行业来说,产能出清速度取决于新产能的投放速度。2016年预计有200万―300万吨新产能投放市场,主要涉及聚酯长丝和瓶片。“2015年已经有一些中等规模的长丝工厂破产,2016年预计价格仍振荡寻底,市场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浙江某聚酯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

  对于2016年的市场格局,不少业内人士认为,PTA产业链的产能出清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有较顽强的生命力。2016年汉邦石化具有成本优势的220万吨新产能将投放市场,翔鹭石化因故障停车的450万吨产能也可能重回市场,这给老旧装置带来很大的挑战。不过,留存下来的老旧装置可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将其完全淘汰掉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行业产能出清节奏会相当缓慢。”安建华认为,真正的产能出清,必须是让高效率、体现最新生产力和具备最大行业竞争力的企业活下来,把一些生产力落后的旧产能替代掉。

  在他看来,要想有效出清产能,加快出清速度,一方面要靠市场力量,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引导,优化产业供给结构,实现真正的供给侧改革。

  下游聚酯行业也有亮点出现

  尽管2015年阶段性去产能让市场看到了PTA行业供给面的一丝起色,但此次调研中,正遇到“超级寒潮”,运输、出货受影响,再加上市场中存在不确定因素,行业人士对PTA“寒冬”行情还要持续多久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通过走访,期货日报最大的感受是,不管PTA企业还是聚酯企业,虽然目前现金流不是很好,但其依然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与此同时,企业也坦言,激烈的市场竞争确实给经营带来压力,但终端需求还是有增长的,只要“练好基本功”熬过“寒冬”,就能迎来明媚的“春天”。

  谈及2015年的市场表现,联达化纤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市场尚可,企业信心很足,下半年就悲催了,上半年实现了对需求的预期,可下半年几乎在悲观中度过。整体上,2015年行业几乎都是不赚钱的,其间,聚酯企业倒闭的消息也零星出现。“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大型企业不管是规模,还是资金、质量能耗,都具有优势,所以整个市场进入了‘打价格战’阶段。”在上述负责人看来,为了生存下去,聚酯及下游纺织行业均在死扛,但在这样一个现金流为负的环境下,效益不良企业迟早会经历“不断失血、自我灭亡”的过程。

  还发现,往年春节前聚酯市场通常会出现一波备货潮,而今年的市场显得冷淡许多。

  究其原因,唯有产销偏弱、鲜有大单。“年底,坯布市场大单较少,以小单补单和多批量成交为主,纺织企业难以安排生产。再加上对于后市预期不佳,厂商多持币观望,除去年后的预定量,他们不愿多备现货。”下游某织造企业相关人员如是说。

  2016年的市场,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一,市场对翔鹭化工的复工时点存在上半年和下半年两种争议。一旦翔鹭的装置重启,市场将再次进入过剩时代。其二,市场较为关注的G20峰会对聚酯行业开工率的影响可能有限,多数企业预计停车半个月。其三,2016年亚洲PX新增产能有限,印度和沙特新装置的投产存在不确定性,二季度亚洲装置也有集中检修计划。

  尽管部分下游聚酯企业不看好后市,但也并不是说聚酯行业就没有亮点。

  据一些企业介绍,鉴于前几年熔体直纺涤纶短纤行业的优胜劣汰,目前不少企业已退出市场,再加上原料端价格不断走低,直纺涤纶短纤挤占了回料纺涤纶短纤的生存空间,化纤企业2015年的经营状况就比2014年好一些。由于后期暂时没有短纤新增产能投放,企业对预期盈利充满信心。

  对于其他聚酯品种,甚至PTA来说,待经历了像短纤一样痛苦的产能出清过程,就会迎来拨云见日的一天。

(责任编辑:郝运 HN064)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