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玉米价格“塌陷”之忧

2015-10-24 01:05 来源: 华夏时报 浏览:789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政府收储价格11年来首降 玉米价格“塌陷”之忧

   金微 北京

  “去年种棉花,棉花价格大跌,今年我们改种玉米,没想到玉米又大跌。”有江西农民告诉《华夏时报》,在今年将棉花改种玉米后,农民们原本期望弥补亏损,却再次遭遇市场打击,连续两年现亏损。“现在收购价跌到一块以下,玉米没有卖只能锁在家里,我们已经很难踩准节奏。”农民们表示。粮食市场供大于求自然是导致农民收入锐减的客观原因,但是在这种“种啥啥跌”局面的背后,已经运行了11年之久的,曾经作为中国稳定粮价重要“砝码”的收储政策却也似乎在无意之间干扰了农民对于市场信号的接收。

  收储政策急转弯

  今年秋收以来,玉米价格连创新低,最高地区跌幅达30%,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1日,全国玉米均价在1883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9.29%。

  导致这轮玉米价格出现如此大幅下滑的原因说法很多,库存水平过高,国际市场价格大跌等,其中9月国际玉米价格下滑态势加速。

  除外因外,国储收购也被归为玉米大跌的主要原因。今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每斤1元,比去年临储价格每斤最多调低0.13元。

  卓创咨讯分析师孙立武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说,临时收储政策导致国内玉米棉花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逐渐拉大,而国内市场机制也在进一步扭曲,加上今年养殖饲料行业不好,“政府一调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玉米是走过去棉花的老路。”

  目前,我国对农产品(000061,股吧)仍实行最低价收储和临时收储政策,该政策始于2004年,最初是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2008年开始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当年临时收储价每斤为7毛多,到2014年涨到1.13元,这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种玉米的积极性。

  但是近年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则连续走低,本次收储价下调前,玉米进口价和国内临储价的差别已经达到每吨600元左右,这也导致玉米进口大增、库存高涨。近年来关于收储调整的声音不断,因为如果继续执行托市收购这一政策,玉米库存会继续居高不下,不仅带来库容压力,更为重要的是给财政带来严重负担。

  本次玉米收储价系11年来首次下调,在情理之中,但是对市场的影响却出乎意料之外。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说,收储迟早会调整,但现在正赶上美元升值国际大宗商品走低,市场调整剧烈。“调整对农民冲击最大,农民的损失应该有人来买单,比如财政补贴,但目前本应该发放的1500亿农村补贴多地农民没有领到,这直接影响了农民消费,继而拖累GDP。”

  2014年,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推出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棉花价格遭遇大跳水从以前稳定在4.5至5元之间的价格跳到3元。有江西地方农业局人士曾向感叹,国家价格改革走得太快,就像急刹车根本没有缓冲的时间,补贴跟不上,直接把农民打蒙了。

  从那之后,棉花产区农民开始弃棉,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下降18%~19%,这些种植下降的区域则是改种玉米或其他作物,而这些改种玉米的农民再次经历玉米大跌。收储政策调整所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让农民失去了方向。

  价格体系“坍塌”

  由于种植棉花的土壤可以容易转种玉米,棉花价格坍塌之后不少棉花主产区农民纷纷转种玉米。

  山东德州市棉花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棉农植棉意愿大幅下降,种植面积较上年下降42%左右,不少棉农转种玉米等粮食作物。最近山东媒体,山东德州玉米遭遇丰收的烦恼,价格创5年来最低,同样上演谷贱伤农,其中就有不少改种的农民。

  在财经作家如松看来,去年棉花事件说明财政无法再支撑棉花的价格,或者说棉花因为财政的压力首先被放弃,价格体系坍塌已现一角。“而棉农改种主粮一方面导致主粮的产量上升,另一方面进口价格的优势扩大,最终结局是主粮国储库存上升,会消耗财政。”

  如松认为,棉花危机不是棉花危机,玉米危机不是玉米危机,由于财政支撑力度下降,农产品价格坍塌,“棉花价格的坍塌带来了玉米价格的坍塌,因为地可以互相转种,玉米价格的坍塌最后还会带来小麦价格的坍塌,因为小麦和玉米是可以互相替换的。”

  目前,我国正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改革机制,10月15日,官方发布价格改革意见显示,农产品领域要“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

  孙立武认为,收储政策调整的第一年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但未来波动空间会收窄。“需要关注的是整个农产品价格面临政策调整,十三五临时收储政策会进入退出的集中期。”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说,农民种棉花棉花大跌,种玉米玉米又大跌,主要还是进口太多导致粮食种植结构失衡,“现在国际粮价大跌就大量进口,直接导致国内价格体系和种植的混乱,国家应该有个基本的规划,以国内需求来规划收储的价格,将国际与国内市场串起来看是错误的做法。”

  李昌平认为,国内市场不应受国际左右应控制进口,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以日本为例,他们有统筹规划,生产多少粮食国家下达给农协,农协有计划有组织农民生产然后收储,“日本种出来的稻米以人民币计算是13块钱,国际市场才一块三,但他们也不会大量进口。”

  李昌平认为,现在要增加农民收入,把农民消费能力提高。这样才可以最终实现拉动内需的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认为,一方面粮食价格波动是正常的市场调节但政府也要尽可能避免过大幅度的粮食价格波动,主粮的收益虽然差,但价格稳定是优势,国家的一个责任就是保证主粮价格相对稳定。

(责任编辑:HN055)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