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量化网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国内 看优秀期货私募如何修炼“内功”

[转] 看优秀期货私募如何修炼“内功”

2015-02-02 01:41 来源: 期货日报 浏览:337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随着化渠道的增多,以及市场各方对对冲、绝对收益等投资策略认识的加深,2014年期货私募成为国内˽ļ行业的一道靓丽风景。不少化的期货私募在积极推进公司化运营的同时,不忘修炼内功,打破了资产管理“规模大,收益低”的魔咒。近日,期货日报走访了国内20家期货私募,探寻这些优秀期货私募成功的秘诀。

  资管能力先行,做大规模不是事儿

  去年,凯丰投资、持赢投资、淘利资产、富善投资、白石资产等私募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快速扩大,最多的达到20亿元,年化收益也都非常不错。

  立足产业研究和对冲交易的凯丰投资,是2014年国内期货私募的一个励志典范。

  从两年前化初期的“不太想要钱”,到如今的“急需要钱”,凯丰投资态度的转变究竟为哪般?迅速扩容后,其是否也会陷入“规模大,收益低”的魔咒?

  去年5月底,凯丰投资借助基金公司专户通道发售了一只基金专户产品,资金规模为4.02亿元,去年年底该产品净值达1.644,最大回撤不超过6%。

  凯丰投资相关负责人告诉,这个成绩是凯丰投资一直以来坚持搭建和完善投研体系的结果。强大的投研体系不仅带来了丰富、精确的策略,而且促进了资金规模增长,同时还提升了盈利能力。

  深圳地区最早探索公司化运作的期货私募――感恩在线投资之前也是拒绝发产品,但从去年开始尝试发行化产品。

  据了解,感恩在线投资于去年正式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公司人才以内部培养为主。去年3月,公司进一步壮大了期货、证券等多个交易团队。该公司根据基金经理操作风格及成熟度进行资金调配和管理,全新的人才培养与运作评估机制大大提升了管理大规模资金的能力。

  福建滚雪球去年凭借对低估值的铁路、金融股票投资和股指期货运用,以270%的年化收益摘得国内证券类私募亚军。据介绍,该公司产品的净值2013年一直在1附近徘徊,2014年没人愿意和他们合作发产品,但是,公司总经理林波及其团队仍一如既往地坚持学习、研究。2014年在期货、证券领域取得骄人业绩后,一直有客户督促其发产品。目前,林波正马不停蹄地在全国做路演。

  从一些优秀私募成长的轨迹不难发现,私募机构专注于资产管理能力提升,始终为管理更大规模资金留足了空间,这给了私募加快发行产品的“底气”,同时也是私募打破“规模大,收益低”魔咒的秘诀。

  单打独斗远去,团队是根基

  随着私募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意识到“不逞个人英雄,注重团队合力”的重要性。

  交易不容易,管理难,带交易团队更难。如果这三者都做好了,那么私募做大资产管理规模、保持稳定业绩回报都不是事儿。这也是期货私募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的方向。

  而当前,大多数期货私募的架构都是以一两个核心操盘手为中心,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化运作还有些差距。

  感恩在线投资的核心人物宁金山,对私募市场运行格局把握精准,其致力于内部培养交易团队,目前俨然成为了公司的“总教头”。

  “我们重在培养‘研究思维的交易经理’,不把盈利压在某个人的身上,主要依靠公司资金管理调拨等制度,基于对交易人才的思维及执行力评估、交易风险评估,为有能力的人才提供进阶空间及管理资金的机会。”宁金山介绍,公司一直建立有三种盈利模式的团队:趋势、套利对冲和人工量化(量化指标、人工交易),但是在多年的探索中,研究与投资的组织架构、研究员向投资经理的培养进阶,以及他个人的授业方式等,都在不断优化和完善。

  如今,感恩在线投资的每个交易团队都能研发出多个交易策略,通过构建多元的策略组合和股票、期货、现货等多个投资平台,公司具备了管理更大规模资金的能力。

  “现在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人的智力远远不够,需要团队的力量,未来团队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凯丰投资董事长吴星说。

  吴星是产业研究出身,因此凯丰投资注重投研一体化,公司建立了研究与交易团队的强力合作机制。“这样内部就会产生互动,我们经常看到交易部的人跑到产业部去交流。”吴星说,去年凯丰投资重金“招兵买马”,增强了投研团队的力量。公司目前有38名员工,2/3以上人员配置在量化、产业、宏观金融研究及相关交易岗位,基本形成了宏观金融、农产品(000061,股吧)、黑色、有色、能源化工等投研组群,产业部门还设有现货贸易组。

  据了解,在期货对冲的基础上,凯丰投资去年还将投资领域扩展到债券投资和ETF上,收益都不错。

  凯纳投资旗下的产品去年也取得了20%―40%的收益,尤其是公司的量化对冲策略经受住了去年11―12月股市疯牛行情的考验。在凯纳投资总经理陈曦看来,公司去年取得的最大成绩是,吸收了多名优秀人才。优秀人才的加入使凯纳投资成为了一个全方面平衡发展的投资公司。

  核心成员走向幕后,合伙人激励机制启动

  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小团队分工合作,再到公司化运营,私募机构在蜕变的同时,其核心成员(优秀操盘手)的角色定位也在不断变化。一些私募的核心成员开始从台前走向幕后,有的核心成员引进职业经理人负责制订与实施公司战略,自己继续专注研究和投资;有的核心成员从投资经理向“挑选”投资经理角色转变。

  据了解,有30多名员工的淘利资产,目前已经完成了金融工程、技术和交易团队的组建。策略研究出身的淘利资产掌门人肖辉,对新策略探索非常感兴趣,他将未来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新策略探索和基金经理培养上。

  由于该公司旗下的产品一贯表现稳健,多家银行对其提出了不少产品诉求。“一些银行希望我们能推出保本加浮动收益的产品。”肖辉告诉,这就需要在衍生工具运用和配置上做出新的设计,包括即将推出的期权工具。

  团队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在肖辉看来,淘利资产是一群兴趣相投的人共同做事的平台。“我经常跟大家说,你们不是员工,都是老板。”肖辉说,淘利资产对公司优秀员工有股权激励,物质奖励方面也很到位,“公司的套利团队按周提成,做趋势交易的团队按月提成”。

  此外,肖辉还为公司制订了一个基金经理培养计划。“我心目中的基金经理是能够在策略制订、执行、交易、销售、风险控制等方面全面把控的人,可以带起一个团队。”肖辉说,“那时候我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更长远的东西”。

  在核心成员角色定位转换的同时,一些私募机构还纷纷启动了合伙人制度。

  “我始终认为,人才是最重要的。2015年会有更多的核心投研人员成为公司合伙人。”专注量化投资的富善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林成栋对期货日报说,为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富善投资正在“内外兼修”。“内”就是充分挖掘公司现有投研人才,将价值观一致的优秀员工变成合伙人;“外”则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公司业务发展需要,逐步引入新的优秀投研人才。公司一直秉承分享、开放、交流的内部研发文化,同时也愿意积极和优秀的量化同行交流,共同营造良性的量化投资领域文化。

  据介绍,今年富善投资又增加了一位投研人员和一位资深IT人才。对于即将推出的期权等交易工具,富善投资也在做着积极准备,但相关人才和团队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过程。

  为了更大规模、更稳健地发展,还有一些私募开始尝试对外联合。明星操盘手王向洋去年组建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其在发行化产品后,深感策略多元化的重要性。如今,他计划与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签约,帮其运作旗下的投资公司。他看中的不仅是对方强大的平台,还有与其互补的投资团队。证券私募――翼虎投资去年也开始在深圳期货私募圈寻找深度合作伙伴。

  这些私募机构都在做着迎接管理更大资金规模的准备。

  投资全覆盖,增加股市债市配置

  在采访中,不少私募表示,2015年将加大股票和股指期货的资产配置。

  “2015年仍以商品期货投资为主,同时会在股指期货、股票及期权等上面重点布局。”白石资产总经理助理牟国华介绍,白石资产将通过对全球金属、农产品、软商品、能源、贵金属等板块价格的强弱分析,寻找跨市场、跨品种套利和趋势性投资机会,投资策略以对冲、套利为主,单边趋势操作为辅。

  美好投资也表示,2015年将会配置股票资产,形成期货和股票并重的配置格局。同时,公司还将加大研发,充实策略库。

  “我们对2015年市场的判断有一些变化,相应的投资策略也有倾斜。”庸恳资产总经理刘琼表示,公司会大幅提高股票、期货方面的资产配置,期货方面仍以套利、趋势交易为主,股票方面依然会坚持择机对冲策略。

  “我们在商品期货方面的配置已经不小了,2015年会重点发展股票统计套利策略的优先产品,以直销为主。”林成栋说。

  针对将要推出的新产品和新工具,期货私募也在做积极准备。陈曦介绍,在金融混业加快且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未来可交易的品种会越来越多,如何抢占这些投资先机是凯纳投资今后的工作重点。“公司已经在股票期权、原油期货、外汇期货等衍生品领域排兵布阵,时刻准备大展身手,同时与之配套的软硬件也已升级到位,随时待命。”陈曦说。

(责任编辑:HN052)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