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量化网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国内 刘涛 最后一把钥匙终能打开大门

[转] 刘涛 最后一把钥匙终能打开大门

2015-07-30 00:08 来源: 期货日报 浏览:234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引言

  两鬓稍许白发,衣着简单干净,目光淡定温和,声音和缓从容。刘涛身上有一种安静而又儒雅的气质,言谈中独特的思维和见解,不时流露着一番沉淀过后的智慧。但凡经历,皆是拥有,这些都是岁月留给他的最好礼物。

  刘涛曾是一名券商自营部的交易员,亲身经历了“327”国债期货事件,而后又置身于商品期货研究工作。经过了15年的坚守,他接触到了程序化交易,经过悉心研究和摸索,终于找到了打开大门的钥匙,迈向成功之路。

  坚持,是贯穿刘涛交易生涯的主线,更令他在程序化交易的道路上,勇于一次次地去粗存精。“这两个字,最容易却也是最难。”刘涛深深地感慨,假如没有坚强的意志,加上时间的洗礼,很难到达理想的彼岸。

  而刘涛的故事,自当要从20年前说起,那是青春无悔的年纪,任谁也想不到人生的百转千回、交易的艰险坎坷。而在漫长的黑夜中,他是以怎样的方式成熟起来,又遇到转折点的呢?

  A 学会认识并尊重市场

  “我失败过太多次了。”话语过后,刘涛讲述了印象颇为深刻的人生经历,那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波牛市行情。

  经过研究,对铜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刘涛就开始介入交易。从基本面上来说是牛市,自己看多便也做多,过程中不断浮盈加仓。有一日,国内铜涨停收盘,封单有1万多张,自己手握重仓并没有抛出,因为过去按照一般人的经验来说,涨停后次日一定会高开。当天晚上,伦铜冲到历史新高。接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伦铜在冲高后大幅回落。那时国内铜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受到伦铜行情的影响,内盘铜竟然连续三天跌停。由于重仓,刘涛没有资金进行补仓,所以与后来铜的大牛市失之交臂,空留满腔遗憾。

  这次事件的打击,刻骨铭心。从此,刘涛形成了轻仓长线的思维,“仓位控制,确实非常重要。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我的这种思维,是唯一的可取之道。”

  除此之外,刘涛还曾亲身经历90年代国债期货的疯狂。那个时期,人们对期货的认识非常浅薄,基本上是看好就买,没有更多的分析和交易理念在上面。

  “那时候,不单单是个人投机者疯狂,机构也疯狂。”刘涛向期货日报坦言,当时券商的自营盘交易都是接受公司高层指挥,没有个人意志,“我可以说是代表证券公司交易,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疯狂,我们也一样疯狂。那是没有理性可言的年代,都在比钱、比权,在市场里面搏杀。”

  疯狂过后,市场一片狼藉,刘涛心中也有颇多冷静过后的思考。

  做股票和期货,看似都是交易,但两者千差万别。股票是一种投资,对宏观、政策和公司有全面的研究,基本上问题不大,看好这个公司就可以买入持有,熊市也可以持有,也可以盈利。但期货是有杠杆的保证金交易,对控制人性弱点要求非常高。人本性难改,有致命缺陷就走不出来,哪怕10年、20年甚至更久。

  2002年,刘涛选择了离开券商,到朋友的期货公司做农产品(000061,股吧)研究工作,并给客户提供交易指导,相当于现在期货公司的投资咨询。“我是没办法摆脱人性弱点,但当时指导客户是没问题的。”刘涛说道。

  “没有过去那些失败的经历,就没有今天的成功。”刘涛直言,成功的人,没有经历失败也是非常危险的,只有经历过挫折,拥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才能真正认识市场并尊重市场,从而走向稳定和成熟。

  B 选择“单细胞”交易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都会改变自己,却很难克服自身的某些缺点。后来,刘涛就想从别的方面去弥补。随着国内开始引入程序化交易,他的研究方向也逐渐转移。

  股指期货上市令程序化在期货交易上变得更加普遍,同时国外机构的进场也带来了更为先进的程序化理念。刘涛说:“当时用的人相对要少,成功率蛮高的,现在程序化交易慢慢多起来,收益率和成功率不如从前。”

  在期货日报举办的首届全国期货全明星“人机大战”实盘争霸赛中,刘涛以盈利能力突出、注重风险控制、收益曲线稳定的特点,在程序化组中名列第一。“主观判断和交易、程序化执行是我惯用的操作方法。”刘涛告诉,股指期货市场最初是狼和羊的博弈,后面出现了老虎、狮子以及更多的狼,还出现了反程序化的交易模式,盈利受到了一些影响。不过,今年股指期货行情波动大,新入资金比较多,出现了很多羊群,所以总体获利空间才会大一些。

  实际上,这与刘涛近年来不断优化策略模型也有很大关系。“所谓优化,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淘汰。时间长了,一个程序化系统的毛病就会体现出来,需要不断淘汰、更新和升级,这和主观交易有异曲同工之妙。”刘涛解释道。

  从2010年开始接触程序化交易,刘涛尝试过的系统多达上百套,最后真正留下来还在使用的系统只有很少一部分。“其实选择程序化交易系统,就像一本书从厚读到薄的过程。”刘涛表示,最初他会不断接触新的系统,程序编写也会比较复杂,等到熟悉了以后就开始精简。

  在刘涛的思维中,一个更符合交易理念的原生态的交易系统,生命越强大。比方说,一个复杂的机器,抽走一个零部件就不能运转,但简单的机器,掉一个角照样还能使用。正因为这个道理,刘涛更愿意去选择一个“单细胞”的交易系统,因为越复杂的生物,出现风险的时候反而更容易灭绝。

  力求简单、力求符合原理,这是刘涛最终选择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原则。“我现在做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使用的是同一套系统,不管我要做的交易时间周期是多长,其中的策略模型都能适用。”刘涛表示,这几年他也遇到过觉得不错的系统,但如果对这个系统不够熟悉,也不敢使用,万一哪个零部件出现问题,自己无从下手维修,出现风险时也不敢坚持。

  C 市场永远会出现趋势

  市场上流传着这样一种戏谑的说法:抄底摸顶,那是高精尖的技术。而真正能够持久做到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刘涛使用的是一套趋势跟踪系统,不追求抄底摸顶,但求能够在多品种、多周期甚至多市场的环境下,拿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盈利。

  在一般的思维中,市场行情分为趋势和无趋势,市场的状态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切换。大部分情况下,市场处于无趋势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振荡行情,有趋势性行情的机会相对偏少。

  很多人的操作也是依据这种市场状态进行研究,刘涛也不例外,最开始他想研究一个振荡系统,可以进行高抛低吸、滚动操作,适应市场大部分的状态,但最终发现并不现实。从长远角度考虑,振荡系统很难获得比较好的收益,因为市场永远在变化,振荡是随机、无规律可循的,生命力也非常有限,而趋势的发生是有规律的,所以最终选择了趋势跟踪。

  这又牵涉到一个理念问题。刘涛解释说:“市场永远会出现趋势。我们坚信,越是没行情的时候,反而市场正在酝酿一波行情。这波行情具体什么时候发动我们并不知道,但我们要有一个强大的心理来支撑这个观点,在不断的坚持中等待。”

  有人说,交易很简单,把握好进场、止损、止盈三个问题就够了。但为何成功者凤毛麟角?只能说,最简单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是最难的。

  在刘涛看来,万物皆有利有弊,止损和止盈可以保护资本不受损害,保持盈利维持在一个好的状态,但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会错过一波大的行情。长期看的话,对策略的盈亏起不到根本性作用。刘涛向期货日报分析道:“坚持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体现在实际运用上。任何交易系统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交易和市场状态,如果出现不吻合的情况,我也不会左顾右盼,这不仅需要在日积月累中形成自己对市场的认识,而且需要一个稳定的心态来衡量。”

  是追求更为完美的收益曲线,还是谋求更高的收益?

  如果很坚定地相信一波行情,就可以完全不用止损、止盈。一般情况下,对于单一品种、单一周期,止损、止盈还是很有必要的。刘涛说:“我的策略里面,有的有止损和止盈,有的没有,位置大小都不一样,主要看自己的追求。”

  简单来说,想要获得更大的收益,就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而且要面临资金曲线上的回撤。刘涛认为,很多时候,必须坦然接受回撤和亏损,接受对系统不利的行情。当然如果资金分散一些,整体压力还是要小一点。

  然而经历过中国资本市场的几次轮回,刘涛由衷感慨,“追求买到底部和抛到顶部的操作模式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对趋势跟踪系统而言,在行情没发生改变之前,人不可能充分感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我们不可能只做一锤子买卖,所以没必要去关心顶和底在哪里。”

  D 成功依赖于人的坚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话虽如此,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就拿今夏的A股市场行情来说,6月中旬之前,一般散户盈利者比比皆是,然而至今能够毫发无伤的却难寻。归根结底,在于人性的贪婪,导致对市场失去了理性的判断。

  而当市场超出预期之外,很多人会感到彷徨无助。而在刘涛眼中,有这种心理,只能说明你的交易系统不够完善。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成熟的交易系统,而且是符合人性格的交易系统。

  就像师傅教徒弟,100个徒弟最后的表现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人的性格不一样。最终能不能取得好成绩,要看他能不能在思考和体验中去完善,而不是完全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转移到交易上面,就是要了解自己的个性、人生理念、人生规划等。所以,让自己的交易系统与之相匹配才是最重要的。

  在财富管理时代,市场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期货资管业务的开放,市场上的资金开始面向优秀投顾、机构投资者。而手续费的竞争激烈,也让期货公司更乐于发展创新业务,谋求更好的产品。

  随着时代的变化,市场盘面也发生了变化。刘涛有一个最明显的感受,便是盘面上的机构投资者、专业投资者越来越多,以前的个人投资者,很多都开始不适应市场,甚至把很多年来的盈利都吐了回去。面对这样的变化,很多人都感到非常难熬。而在交易系统发生暂时性“失灵”的时候,又或者像今年股指期货超出寻常的“断崖式”下跌,市场心理都会处于恐慌状态,一般投资者都感到难以承受。

  “恐惧心理是必须要保持的,要敬畏市场,自始至终保持一种心态――市场随时会翻脸不认人。”刘涛告诉期货日报,如果想克服这种心理,就要在交易前做好一套完整的交易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那么出现任何的结果都在你预期之内,便也就不会感到手足无措、局促不安。

  有了成熟的交易体系,如果能够日复一日坚持,何愁没有前程?

  可是,市场上有很多人就败在坚持上。“我使用的是程序化交易系统,但这套系统的选择和更新,以及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还是要人来把握的。”刘涛解释说,要取得一份坚持的素养,不在市场内而在市场外。不要被市场左右你的思想,就好像不要让别人来左右你的人生,你要去控制你的交易,而不是让你的交易账号、资金盈亏、市场环境来左右你。

  如果碰到市场不配合的情况,或者自己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就要果断选择放弃,或者暂停交易、或者控制仓位、或者直接不看行情。如果市场波动过于激烈,如果不符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就要改变思路,等到市场回归常态化,符合自己的交易系统以后,再选择慢慢加仓。

  “我们做交易,要随时准备把一部分盈利还给市场。”刘涛很形象地比喻,就像吃鱼一样,不可能鱼头、鱼身和鱼尾都吃到,就算只吃到一部分,还要吐掉鱼刺,才能避免被伤害。交易也不是一味的贪婪,而是要保持始终如一的初心。

(责任编辑:HN022)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