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量化网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国内 商品走熊有利于A股慢牛

[转] 商品走熊有利于A股慢牛

2015-07-30 07:51 来源: 鹿头社 浏览:180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近期国际金价大跌撩动全球投资者心弦。与此同时,美联储官网又误公布了近期FOMC会议的内部资料,透露美联储预计将在年底前加息0.25%,且预计美国经济增速比预期增长缓慢。一时间全球货币、商品及资本市场皆出现波动,其中尤以商品和挂钩商品的非美货币跌幅为大。

  A股投资者刚从调整中喘过气来,现在又遇上外围市场波动,投资信心无疑再度受到考验。但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类似的场景曾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市场,至今仍然值得借鉴。

  1944年,凭借综合国力优势,美元曾挂钩黄金,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贸易顺差转为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本身就意味着大规模的黄金外流,这时候美元金本位就开始扛不住了,终于在1974年宣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从1968年至1982年,国际金价最低35美元/盎司,最高850美元/盎司,但从1982年至1999年,国际金价一直处于熊市,最低跌至251美元/盎司。从1999年至2011年,国际金价再度走牛最高达到1920美元/盎司,期间国际金价和国际油价的涨跌波动基本趋同,而与美元指数是负相关。

  看到这里,投资者基本可以发现美元作为全球最大的储备货币,与国际大宗商品和贵金属有跷跷板关系,那么资本市场呢?当国际大宗商品和贵金属走牛时,全球市场普遍走熊的概率高;但当国际大宗商品和贵金属走熊时,全球市场呈现出分化态势。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经济体普遍陷入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周期,但美股、日股、德股等却在商品熊市周期逆势走牛,其共同特点都是资源输入型经济结构;而20世纪80年代初,却是资源输出型经济结构的前苏联出现盛衰拐点。

  目前中国经济也属于资源型输入型,且处于转型周期,全球商品熊市降低了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货币政策有了更多的腾挪空间,这无疑给经济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例如,1986年微软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时,净资产仅200万美元,到了2004年微软成长为市值前三位的蓝筹股,就是美国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同样,也有错失良机的案例,当时日本经济增长模式也被人看好,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日元升值诱发的资产价格泡沫却导致随后日本经济的失落。

  回到今天的A股市场,有了20世纪80年代的牛市先例,A股“改革牛”的依托是经济转型带来的成长预期,而商品和贵金属熊市对于经济转型绝对是利大于弊。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基于经济转型预期的A股市场在未来脱颖而出的概率很高。

  去年美国经济总量17.4万亿美元左右,目前美股市值25万亿美元左右。而今年中国经济总量将突破10万亿美元达到10.4万亿美元左右,目前A股市值是具备经济称重安全边际的。假设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00万亿元人民币即超过16万亿美元水准,那么未来5年A股市值仍有稳定的增长空间。所以投资者只要量力而行选择合适投资策略,股票投资无疑是首选。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