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量化网 资讯频道 程序化交易 交易心得 陈兴中:量化交易首先是要做对

[转] 陈兴中:量化交易首先是要做对

2013-08-30 17:08 来源: 财新网 浏览:633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8月16日11时5分左右,上证综指突然上涨5.96%,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权重股均触及涨停。


经初步核查,主要买入方为光大证券自营账户,新上线的策略交易系统由于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并被连锁触发,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交所,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72.7亿元。


量化交易的风控问题,因为光大证券的“8.16”事件,瞬间成为市场和监管关注的重心。


联博投资公司(AllianceBernstein Invest.) 算法交易策略全球研发总监陈兴中就光大证券的“乌龙”事件接受了财新的专访。在专访中他,分析了光大策略交易系统在设计时可能犯下的初级错误,并进一步阐述了他对算法交易系统设计的一些基本理念。


陈兴中拥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inv.)天体物理博士学位,他开发的全球通用算法智能交易系统覆盖各个层面的策略模型,每年交易量达2万亿美元以上,并获得由ITG主导的北美唯一的交易算法定量(非定性)排名第一名。


财新:光大案例中,为何会发生系统错误而不断生成订单的情况?

陈兴中:光大的事情,由于我并没有参与,对它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我只能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做个推断。

首先,我们把交易系统简化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各种策略产生信号、根据信号产生订单,即生成系统;第二部分,是把订单发给执行系统,该系统知道如何跟交易所交流、发送和处理订单信息;第三部分即交易所的系统。

一个信号,从生产系统到执行系统再到交易所系统,任何环节都是互相依赖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互相影响。

根据我们的经验,生成系统把订单发给执行系统后,理论上,执行系统要把订单发给交易所,然后再把交易所返回的信息,返回到生成系统。即执行系统要把单子的状态返回给生成系统单子,包括有多少单子已经执行,有多少单子在等待状态,有多少单子被拒绝。然后生成系统根据这些数据,然后根据自己的资金总量,算清楚自己你最多还能再发多少单子。这些是每时每刻都要算清楚的。

光大事件中,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执行系统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把单子状态反馈给生成系统。或者另一种情况是,生成系统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单子执行情况,或者是误认为之前发送的单子都无效,因此才会继续发送订单。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光大那边应该是很清楚的。

只是,从风险控制角度看,生成系统应该知道现在有多少单子是有效和无效的。光大事件给我的感觉是,生成系统显然是不知道订单状况,不知道发送的订单有多少还在交易所那边是处于等待状态还被执行的。

我的猜测是,要么是生成系统没有处理各个单子在外面状态的细节,要么就是执行系统给一个错误的影响,反馈说原来发的订单都无效。


财新: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陈兴中:最好的办法是生成系统、执行系统和交易所三个系统都有相应的风险控制,三者结合就能降低风险。

光大这种情况,如果执行系统发回来的信息是错误的,即误报前面的订单没有生效,以至于生成系统重复生成订单,显然这个风险的来源是执行系统;但另一方面,即使执行系统出了问题,订单生成系统也应该有自己的控制。

生成系统这么短时间发出这么多订单,生成频率这么快,即使执行系统有效,也会对执行系统产生拥挤状况。此外,这么短的时间,套利机会不会这么大?因此,订单生成系统理论上应考虑到这些状况,控制自己的频率。最重要的是控制资金总额。

同时,虽然执行系统可能不知道资金总额,但考虑系统的反应、延迟、能够出单子的速度,执行系统应该有单子总额的控制,如果发现超过太多,就可能认为是错误的单子,就会自动屏蔽。

此外,交易所系统也应该控制,即客户订单的资金量不能超过保证金等。


财新:有个观点认为,光大是为了速度而牺牲了风控。在您看来,高频交易中,风控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

陈兴中:风险控制有多种,而类似这种上限控制、资金量的控制,不是属于取舍的问题,而是必须的问题。因为缺乏这种控制环节就可能出现大错误,因此权衡下来,首先要作对了,然后才能讲究快。

同时,增加这道风险控制程序只不过增加了几个微秒的时间。而国内交易所的速度相对而言也不会很快。国外交易所是立即发回来的,而国内交易所是批量集中后再把市场数据发回。因此市场数据的获得会有较大延迟。因此这方面系统本身就已经存在一个瓶颈,几个微秒的计算时间,跟几个毫秒甚至上百毫秒的量对比,只是很小的一个量,没有必要牺牲掉这些很关键的风险控制步骤。

因此,要搞清楚主次关系,首先要作对。如果是错的,你越快就越差,就相当于跳入一个陷阱。


财新:这方面交易所该如何规范?

陈兴中:我相信,交易所也没有让光大的交易量超过他们公司整体的上限。不过,也有好几个方面可以避免这种类似操纵市场的情况出现。

根据当时的情况,光大的交易量可以令不少股票涨停,从这方面来讲有操纵市场的嫌疑。在我看来,在操纵市场的环节,交易所完全是可以规定一个上限的。

这次事件的发生,给人感觉中国的很多大盘股也是很容易操纵的,很容易涨停。且又跟把股指期货联系起来,一边打到涨停,一边放空。无疑是开了一个先例,让人发现这个市场存在很容易被操纵的可能性。

交易所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控制每个具体客户一定时间的发单总量,从而避免市场操纵。

在制度的层面,比如对程序化交易的公司,交易所应该有个风险控制的监管。比如美国会具体到针对每家公司设立一个风险控制小组,让公司演示系统,并测试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什么风险,是如何控制的。

另外,对于高频交易中所谓的“闪电手”,交易所也是应该控制的。此外,美国对高频交易还有规定,即如果价格一直下降,那么你不能继续再卖空,必须等价格有一定上涨后才能再卖空。这个规定主要是限制市场的波动。

交易有各种不同类型,比如市价单、限价单。光大是市价单,比较危险,因为套利是在一定限制之内才有利可套。而市价单,你订单发出去都不知道你买的真正价格,就没有套利可能。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