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量化网 资讯频道 商品期货 金属 徐乐江:宝钢拟借“互联网+”突围全行业亏损

[转] 徐乐江:宝钢拟借“互联网+”突围全行业亏损

2015-10-23 01:4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219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陈姗姗 刘雨静

  “两年前我在这里说钢铁业进入深秋,现在是严寒到来了。”在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上,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透露,今年1~8月,国内钢铁行业再次陷入全行业亏损,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额达180亿元。

  互联网+钢铁应对入冬

  钢铁行业进入严冬,从需求和钢铁价格都可以看出。1~8月钢铁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5.2%,价格也跌入谷底,8月份国内钢材综合价格同比下降30%,几乎回到了1994年,加上矿价的跌幅不如钢价大,钢厂自然难以赚到钱。

  “现在银行也对这个行业资金收紧,但由于产能依然太大,全行业又再度陷入亏损。”徐乐江透露,今年前八月,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亏损180亿元,而去年同期还有146亿元的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钢材价格的持续下降,今年中国的粗钢产量出现了近二十年来首次下降,前9个月钢铁产量为6.089亿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1%。

  “价格战打不动了,慢慢就会有人退出竞争,过剩产能也将逐渐被淘汰,这是钢铁行业转型调结构必须付出的代价。”徐乐江指出,宝钢在国内规模和布局上虽然基本成型,但鉴于目前钢铁行业严峻的市场局势造就的行业新一轮整合窗口期的打开,宝钢未来仍不排除寻求行业整合的机遇。

  既然钢铁行业已经进入了冬天,那么春天到来还有多远?徐乐江相信互联网可以为钢铁业转型提供机遇和途径。

  “中国钢铁业现在刚刚转为以用户为导向,互联网可以明晰供需关系,有利于钢铁企业提升组织效率,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徐乐江认为,当前钢铁企业的销售、研发、生产、延伸加工和服务体系、智能物流等各个环节,都要转变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将工厂内部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之间,以及生产商、用户、供应商和协同制造商、服务提供商不同端点联系在一起(端到端的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物理系统(CPS)。

  为此,宝钢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战略,即主体为钢铁和材料,两翼则是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技术手段的钢铁服务平台,以原有制造基地为基础的钢铁制造平台。

  欧冶电商突围

  而今年2月份成立、注册资金高达20亿元的欧冶云商,就成为宝钢落实“一体两翼”战略的重要举措。

15151+1>2"的效应,关键原因在于过去只是对传统互联网做简单的加法”。

  而欧冶云商并不是想单纯地将宝钢的产品搬到网上卖,而是希望打造面向中国钢铁行业开放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在交易和服务的产品上完全向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全行业所有钢铁企业开放。

  当然,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与钢银、找钢网等平台相比,宝钢也是钢铁生产企业,竞争对手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产品挂到宝钢的平台上卖?为此,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亲自带队走访武钢、首钢、河钢、五矿等兄弟企业,邀请同行一同参与欧冶的建设,电商平台的名字取名“欧冶”,也是为了淡化“宝钢”的痕迹。

  “未来欧冶云商的股权也对外开放,宝钢甚至可以放弃控股权,运行模式我认可以类似于"亚投行"。”徐乐江对透露,目前,欧冶云商由宝钢股份(600019,股吧)和宝钢集团分别持股51%和49%。

  根据获得的最新数据,目前欧冶电商平台的注册用户超过4.2万个(户),单日挂货量超过120万吨,平台日均交易量(结算量)超过5万吨,预计2015年全年可实现交易结算量800万吨以上,有望达到1000万吨,而2014年全年仅为430万吨。

  欧冶云商一位人士对透露,目前在欧冶电商平台交易的钢材,80%以上都不是宝钢自己的钢材,包括首钢、武钢、鞍钢、马钢等主要钢厂均已开始在欧冶平台上进行销售,毕竟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谁能帮钢厂卖得好卖得快,谁的平台就更受欢迎。

  不过,由于欧冶电商平台目前的买卖交易免费,欧冶云商自然也是处于投入大于产出的阶段,而未来随着交易量和用户的扩大,在物流、服务、金融等方面都有创收的可能。

(责任编辑:HN055)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