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量化网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国内 期货研究转型 分析师应更接地气

[转] 期货研究转型 分析师应更接地气(1图)

2015-11-16 02:50 来源: 期货日报 浏览:487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适应期市新常态

当前国内期货市场进入新常态,对期货分析师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参加第八届最佳期货分析师评选颁奖典礼的多位分析师均表示,在新形势下,期货分析师需要适应新环境,期货研究也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调整。

  当前国内期货市场进入新常态,对期货分析师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参加第八届最佳期货分析师评选颁奖典礼的多位分析师均表示,在新形势下,期货分析师需要适应新环境,期货研究也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调整。

  分析师转型是大势所趋

  由于传统的期货研究很难直接创造价值,一些期货公司的研究所被裁撤,部分分析师转向业务开发。“传统经纪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业务尚未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期货公司经营面临较大压力,期货分析师的位置也很尴尬。”长江期货分析师王旺深有感触地说。

  了解到,目前把期货研究和业务开发相结合,是分析师发展的一个方向。另外一些坚守研究岗位的分析师也开始向资管转,为产品开发、策略设计提供支持。

  “国内期货市场发展越来越成熟,机构投资者参与度不断提高。”申银万国期货分析师宫庆彬告诉期货日报,当前期货分析师的研究范围不能只局限于产业基础研究,应更关注产业链和跨产业链的资产配置研究,期货公司资管和投资咨询等业务的发展,也要求期货研究重心向产品化和策略化转移。在他看来,期货分析师要发挥研究的价值,应当把研究与产品相结合,推动研究落地,这对分析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宫庆彬表示,单一的基本面研究会越来越少,研究需要结合经纪业务、投资咨询业务、资管业务等。期货公司也更加关注研究价值的转化和实现,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对分析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王旺认为,对优秀的分析师而言,未来要面临道路选择,一条路可能转向资管或者交易,另一条路可能转向专业化的研究咨询服务。

  “想往资管方向发展的分析师,要进一步提高量化研究与策略开发的能力,毕竟主观交易难复制、规模小、不稳定;选择走专业化研究咨询服务道路的分析师应注重提高研究成果转化的能力,在为各类实体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创造价值。”王旺说。

  同样,在兴业期货分析师潘增恩看来,分析师与资管业务的融合可以通过直接参与CTA产品的开发设计、推出特定产业链的套利产品来实现,也可以根据基本面研究提出阶段性的交易策略,从而形成策略池。另外,当基本面发生较大变化时,分析师还可以进行相关的风险揭示,为资管产品的风险管理提供支持。

  研究范围不断拓展

  “与以前相比,现在期货分析师的研究框架和范围有较为明显的变化。”潘增恩认为,商品期货分析师更加注重全产业链的研究,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品种,研究范围在不断拓展。此外,分析师也更加注重对宏观经济及衍生品市场的研究,包括期权等工具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也在从单一的化工品种研究向能源化工全产业链研究转变,建立从原油到下游化工品的研究框架,进行产业链监测;同时加强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的研究,扩大研究的视野。”潘增恩说。

  对此,宫庆彬也深有感触。“研究转型落地,对分析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一方面,分析师需要同时关注产业链上相关的多个品种,甚至是跨产业链众多品种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品种基本面上的差异设计产品策略;另一方面,分析师的知识结构需要丰富和提升,不仅要有产业基础知识,还应当具备经济学、金融学、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需要了解期货产品开发、管理、运维等方面的内容。

  另外,分析师的研究逻辑可能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期货研究一般从产业基本面出发,发现交易机会。新形势下,期货研究则要求从期货产品出发,不同的期货产品要求不同的研究支持。分析师需要熟悉期货产品,然后再回到基本面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宫庆彬说。

  除此之外,为了配合期货公司业务转型升级,推动创新业务发展,未来期货分析师还要提升拓展新业务模式的能力,未来实体企业需要更全面的企业风险管理服务。

  “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的推进,实体企业的避险及投资需求日益增强,期货分析师的研究体系和框架需要不断拓展,对场内和场外市场均要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潘增恩表示,在风险管理方面,期货分析师要更贴近产业实际,从单纯的行情研判转变为行情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以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

  期货研究要与实战紧密结合

  从期货公司分析师华丽转身为交易员,成也集团上海成俊橡塑有限公司研究总监范燕文的经历有一定的代表性。范燕文曾经是期货公司的一名研究员,连续两届获得最佳期货分析师评选的“最佳天然橡胶分析师”称号,也曾获得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优秀分析师称号,目前在现货企业工作。

  “对分析师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怎样能把研究做好。”范燕文称,要融入市场,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平台,有自由的发展空间,还要有一个自己熟悉的圈子,便于对产业有深入的了解。

  “分析师熟悉产业需要几个阶段:首先要知道这个品种;然后不懂就要问;接着是听,市场中会有很多种声音,在听的过程中需要将各种声音过滤一遍;最后要用实地调研来验证对品种走势的预测。”范燕文表示,只有综合了各类信息后,才能提供相关策略,再去进行交易。分析师的研究分析,包括基本面研究和技术面研究,都是为了交易决策服务。

  实践证明,研究与实战紧密结合,研究的价值也在交易中得到体现,交易的成果也是对研究的最大肯定。某期货公司研究所负责人对此也深有感触,他认为,未来研究所的发展,包括分析师的成长,都需要与实战紧密结合。

  他坦言,现在一方面鼓励分析师去实地考察,实地学习,积累第一手信息和资料,另一方面也鼓励分析师和投资机构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这对于分析师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HN063)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