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量化网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国内 大宗商品亟待去产能去库存

[转] 大宗商品亟待去产能去库存

2015-12-25 06:02 来源: 上海金融报 浏览:187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而从大宗商品来看,有机构预测明年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保持下跌趋势,形势不容乐观,由于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大宗商品领域明年仍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压力

  当前宏观经济低迷两大主因“现在大家都很困难,冬天日子不好过,但这是不可逃避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积极应对,积极在这个阶段提升企业的质量、技术、产品、成本结构,方方面面去提升,为下一轮的发展打下好的基础。企业要逐步习惯经济的波动,以后在发展战略中把经济波动纳入思考,经济高潮时认识到是过热,低迷时认识到是新一轮提升自身的机会。”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2016大宗商品市场高峰论坛暨"我的钢铁"年会”上的演讲中,这样鼓励在场的企业。与会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尽管下行,但不是硬着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仍存在诸多红利有待释放。

  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增速?樊纲表示,当前7%的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属于“回归正常增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于低迷”的问题,表现在目前有轻度通货紧缩,PPI连续44个月负增长。尽管消费价格指数仍然是正的,但已经很低。而世界上主要国家都把2%作为通货膨胀率目标,美联储近日加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预期消费价格在一年的时间里能够达到2%的增长水平。

  当前经济低迷的主要原因,樊纲认为有两个。一是,国内还在清理过去10年内两次经济过热(2004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的后遗症;二是,紧缩性政策执行时间过长,迟迟没有回归中性。其中,从第一个方面看,过热增长的后遗症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消除,一些过热产业的存货及过剩产能需要一定时间的清理。

  就中国经济内部来看,经济发展中日益面临需求约束、成本约束、环境约束、资源约束、债务约束、人口约束的困扰。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指出,第一,房地产由黄金发展期转向低速发展期,使得和房地产相关的大量企业因此失去了市场的支撑。第二,外部世界经济的低迷给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出口低迷造成了市场的制约。第三,农村市场需求跟不上,具体看,工业品市场在农村得不到实现,农民买不起的原因在于,收入渠道相对单一,农民只靠有限的种植业、养殖业和一定的打工收入作为基本收入来源,缺少其他收入来源;同时,农民没有财产性收入,原因包括土地没有所有权,因此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民不能得到土地的收益。住房虽然是农民的财产,但住房不可流通,不可交易,因此不能转化为货币的收入。由于农民没有财产性收入做保障,因此在信用收入方面,城里人可以用按揭买车、买房、买电视机,但是农民不可以,因为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也没有财产做担保,造成了农民没有足够收入购买工业品。此外,城市化进程跟不上工业化进程,今天工业化进程已经走过了70%的路程。但是城市化进程表面上达到了54%多,实际上只有36%,两个不对称的数字折射出还有很大的人口处在农村领域,造成大量农村人口缺乏足够的购买力。

  总体来看,樊纲认为,中国经济当前的特点是软着陆,而不是用危机(大批倒闭破产,经济衰退)的办法快速消除过剩产能和债务问题,而是让问题逐步暴露。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即经济过热本身受到抑制,同时政府有一定的管控能力。但软着陆的特点是,低迷时期或调整时期会相对比较长。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也有一次软着陆,用了8年时间(1995年到2003年)。今年经济下滑是不是到底?有待观察。后面仍然可能有若干年的徘徊低迷时期,盘整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讲,至少要做好思想准备。

  邱晓华指出,未来中国经济走向就是L型的走向,在6.5%基线上面小幅度的波动,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波动。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观点是绝对站不住脚,但那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很快摆脱困难,也是不可能的。转型升级是主要任务,而这些任务不是那么轻松的,需要时间,从这个过程来看,估计未来两年依然是企业的困难期,只有等到2017年新经济逐渐成为主流,传统经济与改造取得明显的进展,改革开放进一步落地,方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经济已经走入了新的周期。

  从中国未来红利角度来看,中国经济未来是否仍有红利?红利在哪里?对此,邱晓华指出,体现在,第一,人口质量红利,中国人口数量红利离我们远去,但是中国人口质量红利远远没有释放,只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中国人口质量红利也会释放出来支持经济发展。第二,全面改革的红利,主要是打破垄断,解放管制所带来市场活力进一步的释放。这方面的潜能巨大,过去30多年的时间,就是中国政府给企业、民众一定的自由度,催生了中国经济的创造,如果未来继续打破垄断,解除管制,将给市场发挥活力的作用。第三,全面开放的活力,今日中国正在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就是以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主线,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作为主要内容,以自贸区建设作为制度安排,以亚投行、丝路经济等作为投融资平台,意味着中国的未来将在全球配置资源,全球组织生活,全球进行销售方面,有一个更大的空间。这种红利会进一步释放。第四,就是万众创新的红利,无论是实施简政放权,实施保护知识产权,还是降低市场门槛等,诸多方面的政策都给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空间。这四股红利是支撑未来中国经济成长的重要动力,会逐步释放,随着改革,随着开放,随着政策调整和完善,进一步释放支撑中国经济新的动力。

  稳增长对症下药供给侧改革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出,为适应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打造有效动力机制的总体要求,亟需注重从供给侧入手,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对此,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展望2016年,“十三五”开局为稳增长,赤字率应有调升,公债杠杆应更有力地使用。为促改革、转方式、优结构、护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将更加注重供给管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鼓励创新,注重配套。

  贾康指出,优化供给侧环境与机制,释放潜力托举经济质量“升级”式增长,有一些基本的建议,包括:立即调整人口政策,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实施人力资本战略(放开二孩后可动态推进持续优化举措);积极审慎推动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制度;全面实施金融改革,积极解除“金融抑制”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切实以改革为企业经营创业活动“松绑”、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大力实施教育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培育高水平人才,有效建设创新型国家。

  供给端的以上举措,还需要我国行政、财政、国企、收入分配、价格、投资等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对此,贾康建议,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部制改革和“多规合一”制度建设;继续深化财税改革,支持政府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资产收益与存量的转置;改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相关制度,打造“橄

  榄型”现代社会结构。以满足

  公共服务需求,优化结构和调

  动潜能为大方向,积极理顺基

  础资源、能源产品比价关系和

  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实施选择

  性“有效投资”和PPP机制创

  新。

  对于怎样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认为要放松三大供给约束,高行政成本约束:减少行政审批,放松管制,减少垄断;降低融资成本,使中国企业融资成本有较大下降空间;高税收成本约束:减税发债,借力未来,一箭三雕。

  此外,在供给侧改变需真抓实干,避免三大误区。滕泰指出,第一个误区就是不能将供给侧改革停留在概念和理论层面。不能把新供给主义混同于“撒伊定律”等自由主义的主张,要以刺激新供给新需求,更新供给结构,放松三大供给约束,解除五大供给抑制,以及从医疗、能源、教育等重点行业入手真抓实干。第二个误区是不能让供给侧改革回到计划经济或产业政策的老路上。第三个误区是不能把供给侧改革和需求管理对立起来。

  大宗商品产能过剩仍处熊市

  就当前大宗商品整体面临的形势,邱晓华指出,美国、中国和德国三个经济体支撑世界经济的增长,但2008年之后,美国不再向世界提供需求,中国和德国由于美国需求的减弱,发展也受到了影响。由于美国和中国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因此世界资源提供国也受到影响。所以,这几年大宗商品进入了低迷期,供强需弱是大宗商品最重要的特征。而今天这一切还没有改变,世界还在等待新的增长动力。

  在昨日举行的2015(第八届)浙商年会上,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发布了2016经济趋势“三原色”预测报告,报告指出,未来12个月将减少大宗商品持仓,因为在供给面减产不足,需求依旧疲弱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会加剧主要大宗商品供应过剩局面。

  价格方面,预测明年底ͭ价将跌至4500美元/吨,此外,现货铁矿石价格将从目前的46美元/吨左右下跌到明年的44美元/吨左右,2017年还将继续下跌到40美元/吨左右。

  也有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通货紧缩压力与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有关,这是重要的原因,占了40%到50%的比重。具体来看,当前我国钢铁和煤炭行业面临全面的供大于求矛盾,而有色金属行业也面临结构性供需矛盾。

  钢铁行业亟需去产能“现在钢材的价格已经跌到不敢想象的地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朱继民近日用这句话,揭示了国内钢厂在寒冬中所处的窘境。总体来看,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钢材市场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钢铁行业如何去产能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就今年钢铁行业总体情况,朱继民介绍,今年1―10月份,全国粗钢产量67510.34万吨,同比下降2.23%;生产消费需求下降。随着我国经济呈现新常态,消费占GDP比重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下降,对钢材消费也下降。以钢材价格为主的恶性竞争加剧,这种恶性竞争已经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蔓延。此外,钢材企业恶性竞争从国内也延伸到国外,对国际市场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持续增长难以为继;国内重点钢企主营业务亏损严重,亏损企业钢铁产量占会员钢产量的46.7%,11月份亏损额还是处在增长的阶段;钢铁行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持续下降,1―10月份投资同比下降了14.65%,降幅比1―9月缩小0.8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仍扩大2.9个百分点;物流成为影响企业经营重要因素,随着原料价格下降,物流成本虽然总体上下降,但是矿石物流成本占整个采购成本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今年运费进一步上涨,又加大了企业的运输成本;亏损企业想退又退不出,“僵尸企业”想死又死不掉。

  朱继民表示,未来,可能钢材生产和消费会出现上下波动,但是整体来看进入了下降的通道。无论从国际需求,还是国内需求分析来看,2016年钢材消费都不会有增加,出口也不会明显增长。从行业前景来看,由于“十三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关键时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对传统钢业也会出现持续调整,当前是钢铁业实现转型升级重要时机。

  有色金融看好铝行业

  和钢铁行业相比,有色行业生产情况和运营情况要好不少。根据“我的钢铁研究中心(MPI)”发布的《中国钢铁行业年报》显示,有色金属价格跌幅远低于钢铁价格跌幅。截至11月底,铜较年初下跌24.8%,电解铝下跌22.4%,0Ǧ锭还上涨了3%。

  中国有色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表示,今年1―10月有色行业产量同比增长了7.2%,预计今年总的产量能够达到5100万吨,同比增长15%。冶炼今年下降了6%,呈逐年下降趋势,加工投资仅仅增长2%,铝的投资今年也出现下降。有色金属工业亏损企业大概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两成左右。具体来看,今年1―10月,8651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中亏损1965家,亏损面为23%;亏损企业亏损额413亿元,同比增长27.7%。

  就有色金属行业中铝行业来看,文献军仍表示乐观,他指出,在过去十年,中国经济总量每增长1万亿元,需要增加铝消费64万吨,预计这种相关性还将维持5到8年。预计中国铝消费的峰值将达到每年4400万吨,即仍有1000万吨以上的增长空间,并将在峰值水平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文献军表示,今年1-10月份,铝工业市场运行情况不错,但10月以后,由于成本下降、供应过剩预期、消费增速下降这三大因素共振,导致铝市状况急剧恶化,铝价也快速下跌。价格方面,铝的价格非常透明,基本就围绕着成本线上下浮动。

  就铝工业市场现状,文献军指出,成本方面,从今年11月数据来看,中国电解铝平均完全成本和平均现金成本均较年初有所下降。供应方面,由于前几年投资快速增长、建成集中释放,使得铝供应过剩。不过,文献军认为今年下半年以后,库存或将保持基本稳定和略有下降,2015年电解铝过剩量预计为50万吨,市场过剩压力有限。消费方面,文献军也并不那么

  悲观,他表示,虽然在传统消费领域

  增速明显放缓,但新消费领域正强势

  崛起。

  煤炭消费量今年预计下滑4%

  煤炭经济下行已经持续了三年多。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供求矛盾愈加突出,价格下滑,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更加严峻。综合分析,未来全国煤炭市场仍将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煤炭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经济运行部副主任兼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梁敦仕预计,全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将下滑4%左右。2016年,火电、钢铁、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煤炭需求都有可能下降。梁敦仕表示,“十三五”时期,煤炭发展的思路是严控增量,优化产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要引导落后的产能退出,壮大大型企业集团等。要推进能源革命,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这些都是从我国的国情及能源发展来思考这个问题。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完成33.7亿吨,同比减少1.24亿吨,下降3.54%。煤炭运销协会快报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25亿吨,同比减少1000万吨,下降2.99%。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完成1.6亿吨,同比减少652万吨,下降3.9%。

  梁敦仕指出,今年也是煤炭产量连续下降的第二年,2000年到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持续高速增长,2014年煤炭产量38.7亿吨,出现首次下降。尽管煤炭产量下降,煤炭进口减少,但是煤炭库存持续处于高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末,全社会存煤已持续47个月超过3亿吨。煤炭库存也有向上游企业转移的迹象,煤炭企业存煤1.04亿吨,较年初增加1800万吨;而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347万吨,较年初减少2100多万吨。

  库存的高企一个原因也是消费不足,今年以来,煤炭消费量仍继续下滑,今年前11个月消费量为35.3亿吨,同比减少1.7%亿吨,降幅为4.6%。其中,除化工用煤有一定增长外,电煤消耗、钢铁行业用消耗、建材用煤消耗均呈现明显的下滑。

  梁敦仕指出,下一步,要继续推进煤炭行业脱困工作,首要任务还是改善供求关系。受经济影响,煤炭消费强度会继续放缓;电力行业机构预测,明年用电量增长可能不到1%,意味着明年电力消费可能不会有增长,甚至有所下降。

(责任编辑:张振江 HN061)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