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量化网 资讯频道 商品期货 能源 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四问

[转] 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四问(1图)

2016-01-18 01:22 来源: 陈莎莎 浏览:267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1月12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12366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随着北京、上海两大中心的建成投用和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中国纳税服务两级支撑、业务细分、南北呼应、各有侧重的格局将逐步形成。

  1月12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12366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随着北京、上海两大中心的建成投用和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中国纳税服务两级支撑、业务细分、南北呼应、各有侧重的格局将逐步形成。

  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国际税务中心,是在国家税务总局领导下、隶属于上海税务局,由长江经济带12个省市和4个自贸区的税务部门支持,跨国、跨地区、跨领域的税务信息综合平台。

  《国际金融报》独家专访上海地税局副局长刘新利,为您解读中国税务体制改革中的这一重要创新。

  北京纳税服务中心与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有哪些业务区别?刘新利向《国际金融报》介绍,上海中心主要负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四个自贸区等方面的税务信息服务。

  1. 中心总体定位是什么?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的要求,在总局纳税服务司、电税中心等司局的直接指导下,牢固树立“三化”理念,即:国际化、现代化、人性化,全力打造上海纳税服务升级版。上海市局立足于先前探索市级纳税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升站位,精心组织,抓紧落实推进12366上海中心建设。

  一是国际化。以国际化视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税收政策咨询服务,全面打造与总局要求和上海国际性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纳税服务中心。在服务大局,服务国际税收业务的同时,将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税收政策研讨,开展与国外税务机关的工作交流,推动国际间交流与协作。

  二是现代化。打破传统服务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构造新型纳税服务体系。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数据分析和需求管理系统,对纳税人行为、信息、关系等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把握纳税人潜在需求和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便捷的纳税服务,为纳税人提供全景式贴心服务体验;及时发现并改善税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并为政策制定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是人性化。在实现原有纳税服务六大服务功能的基础上,以深度理解纳税人需求为原点,整合各类服务资源,运用简约思维促进服务流程的简化、运用极致思维促进服务体验的提升,运用迭代思维促进服务平台的完善,将其打造成人性化的现代纳税服务中心,为纳税人(企业和自然人)服务,充分展示税务新形象。挂牌当日,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炬表示,上海中心功能定位为:运用“互联网+”思维,建设多屏全网场景式服务平台,建成立足长三角、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国际化税务品牌。

  12366纳税服务热线是2001年设立的全天候多功能优质化提供纳税语音服务的特服电话。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是综合性服务平台。

  有别于传统模式,12366上海中心的功能定位,除具备上海本地税务的基础功能外,将重点聚焦“三大功能”:服务国家战略的特定功能、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展示体验功能、面向世界的国际合作交流功能。

  服务国家战略的特定功能,在此所指的国家战略重点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建设。

  因此,服务对象、内容,也包括四个方面,其中,针对“一带一路”相关的跨境税务:依托国别税收信息中心搜集处理的境外税收信息,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税收政策梳理研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对外投资税收政策专题服务、纳税咨询服务,以及投资风险提醒;通过税收政策解读、办税服务指南等形式,为“引进来”企业提供双语(中英文)咨询辅导。

  针对长江经济带、自贸区,中心将为长江经济带沿岸省市纳税咨询服务提供支撑,构建有利于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纳税服务生态圈;提供自由贸易试验区税收政策咨询,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在国际合作交流功能方面,中心将承接税务总局对亚太、发展中国家税收国际援助、辅导培训项目的现场感受和;举办学术研讨,促进与国外税务机关的工作交流,推动国际间协作良性发展等。

  对于公众展示体验功能,12366上海中心项目由2栋建筑组成,分别位于黄浦区九江路47号、静安区胶州路58号,总建设面积约6300平方米,其中将建设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体验的上海税收文化展示厅。

  2. 提供哪些涉税服务?

  围绕上述三大功能,纳税人将从该中心得到相应的创新服务体验。

  其中,作为基础功能,中心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语音、视频、文字等方式实现与纳税人的多元化交流。

  通过“互联网+办税服务”,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电子申报、发票领购、税款缴纳等涉税业务。通过“互联网+信息查询”,纳税人可在线实时查询登记信息、申报缴款、涉税事项办理进度、发票信息等,通过办税流程、征期日历、办税地图、大厅流量等提前准备资料,合理选择办税时间和地点。另外,纳税咨询、权益保护都将全面互联网化。

  除这些基础功能,该中心的特别之处在于高度国际化。未来中国企业想要咨询“一带一路”国家税务的问题,企业不需要与不同国家不同部门分别沟通,只要将问题“打包”给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该中心便可提供一揽子基础咨询服务,从而将“一对多”的繁杂沟通过程,变成“一对一”的便利沟通。

  为了服务“一带一路”等跨境战略,上海中心还开通了两大特色服务――12366双语网站和12366双语咨询,其中双语网站开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专栏,可为“走出去”“引进来”企业提供专业税收指引,而上海12366双语咨询可为国内外纳税人提供中英文专业税收咨询、办税指引等纳税服务。

  从1月12日开始,中心已正式为各方提供该项服务。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甘炳亮说:“我们的研究报告显示,从现在到2050年,亚洲对全球GDP总值增长的贡献将接近50%,"一带一路"将助推中国与亚洲贸易往来。因此建立12366上海(国际)中心,极具战略眼光,是中国税务主动作为、深度参与全球税收合作的重要体现。”

  不仅是跨国投资的企业,能通过该中心来代理与境外的繁杂沟通,即使不跨境投资的企业,或者其他地区政府,也可以应用它来更全面掌握国内动态。

  因为,中心将构建有利于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纳税服务生态圈,培养特定业务咨询服务人才,并为长江经济带沿岸省市纳税咨询服务提供业务支撑;加强纳税服务大数据共享应用,采集汇总长江经济带沿岸省市纳税服务信息,为国家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提供数据基础。

  对于四大自贸区,12366上海(国际)中心将在提供本地自由贸易试验区税收政策咨询的基础上,为全国自贸区税收政策咨询提供业务支撑,为各地创新税收服务经验搭建交流和沟通平台,促进各区协同发展;持续保持先发优势,不断创新纳税服务举措。

  3. 对征税体制改革有何意义?

  顾炬为上海中心揭牌时表示,建设上海中心是贯彻《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的落地措施。

  国务院2015年12月公布的《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重庆市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在北京市、湖北省、广东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圳市进行专项改革试点;2016年下半年,总结经验,扩大试点,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改革;2017年,总结实施情况,完善具体措施,确保改革任务基本到位。”

  《方案》提出,全国2017年基本实现网上办税,2016年基本实现省内通办,2017年基本实现跨区域经营企业全国通办。

  上海作为首批综合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刘新利介绍:“2016年上海中心将完成国家战略税收政策知识库运维、12366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建设;数据分析与需求管理系统开发;拓展掌上办税项目等工作。2017年将深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经济税收数据分析和需求管理等工作。”

  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9月对12366热线进行升级,负责人介绍的升级后的七大变化中包含:建设国家税务总局12366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打造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国际化高端纳税服务平台。

  对此,刘新利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一方面,12366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是国家税务总局服务升级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中心也努力成为服务于国家战略的载体和平台。”

  12366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不会止步于既有纳税服务成果,而是将成为纳税服务创新服务举措的“研发室”、试点国家税收服务举措的“试验田”。

  该中心计划推动12366乃至整个管理服务工作从外延到内涵的全面革新。刘新利介绍,这其中包括:税法宣传将从税务人“主导”到纳税人“点单”;纳税咨询将从“答您所问”到“先您所想”;办税服务将从“足不出户”到“如影随形”;权益保护将从“事后灭火”到“事先防范”。

  4. 未来发展计划如何?

  按照计划,该中心将于2016年6月完成主体项目建设。

  刘新利介绍,未来将重点推动四方面建设:推进综合服务平台、“互联网+纳税服务”、大数据互联互通、12366纳税服务品牌建设。

  其中,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将以渠道整合、信息共享、标准统一为核心:一是整合各类服务渠道,由原来的“听得见的纳税服务”变成“能听、能问、能看、能查、能约、能办”六能型服务。二是将各类渠道提交诉求在平台内汇总、分类、流转,实现信息共享,满足纳税人实时查询诉求处理状态的需求。三是在平台上打造流程统一、支撑统一、管理统一的标准化服务体系,根据诉求性质设计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知识库一处更新、各服务渠道多处调用,诉求处理全程留痕。

  大数据互联互通是重点建设内容,需要收集其他省市数据。12366上海(国际)中心将在税务总局支持下,收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的经济税收数据,从而实现“两个实时”:一是实时反映落实国家战略以及纳税咨询、办税服务等工作推进的动态信息;二是实时跟踪纳税人全生命周期“行为痕迹”,及时掌握不同纳税人在不同时期的涉税需求,从而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涉税信息订制服务,为税务机关征收管理、风险防控、管理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撑。

  创新需要体制支持,未来体制机制创新将是重要内容。刘新利说:“下一步,将在税务总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着手探索建立与税务总局各业务司局之间的疑难问题报送机制、与12366北京中心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与各省级热线之间的沟通互动机制,升级12366业务系统和知识库系统,推进国家战略经济税收数据共享等工作。”

(责任编辑:张振江 HN061)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