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量化网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国内 打造期货市场黄金十年

[转] 打造期货市场黄金十年

2013-06-23 22:2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浏览:457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未来十年,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开放的发展进程;离不开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走向;离不开中国金融市场的向前延伸;也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历史演变。未来十年,中国期货市场应该成为法治基础厚实、监管体制相对健全的市场,成为市场创新主体充分施展并初步构成多层次衍生品结构丰富的市场,成为全球衍生品市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能守住底线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市场。

  建立市场化的充分竞争机制

  首先,对交易所而言,品种创新和工具创新要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十年后上市品种应该达到或接近一百个,这不仅仅是一个量化概念,而且要依据实体经济的需要,在金属、能源、化工和农产品的相关产业链上推出市场所需要的大宗商品期货和大宗商品指数期货。在金融领域,涉及股票、债券、汇率、利率等均应有相应的指数期货品种问世,与之对应的,应该有丰富的大宗商品和金融产品的期权问世。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衍生品市场的多层次市场。场内市场的代表形式是各类交易所,它是衍生品市场的高级形式,但场外市场是场内市场的基础,是场内市场的延伸。交易可以集中进行,资金可以统一结算,但标的物的交割必须要分散进行。例如,场内市场达成的交易可以借助场外市场的物流设施来加以完成,要鼓励大宗商品的场内交易所向下延伸,打通与现货市场、中远期批发市场的联系。由期货交易所牵头,制定相对统一,可相互转化的交易机制,通过对接系统共享交易信息,最终形成场内场外期货现货市场的联动。在场内价格的基础上,通过运费、升贴水等形式反映各个场外市场的不同情况,保证市场价格信号的资源配置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再次,探索建立衍生品市场的统一场外清算职能。未来可设立以交易所共同出资的统一清算所股份公司,这样可以使它扮演中央交易对手方的角色,将全国的各类场外交易场所形成一盘棋,将其在场外成交的合约转化成统一的清算型合约,其敞口风险让其在市场上找到相反的交易方向的对手盘加以实现,中央结算对手方提供清算和结算服务,从而使场外市场和场内形成良性的互动状态。

  第四,建议国内的交易所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在未来十年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可以兑换的预期下,国内交易所无论在品种交易、衍生品金融工具的应用、交易与机制的转换等方面都应与国际接轨。要探索降低国内交易所交易成本的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实现衍生品交易的信用交易,即合法的透支杠杆交易。这是一个涉及到银行、外汇、交易所、期货机构共同运作的系统工程,这也是市场交易发展趋势。

  第五,鼓励交易所的公司化改制完成,未来十年,交易所应该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要探索和鼓励交易所之间的交易品种互挂,交易所之间要形成市场化的良性竞争。公司化的交易所可以鼓励实现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要鼓励和支持公司化的交易所在境内与境外上市,使其真正成为衍生品的市场化主体。

  最后,要鼓励期货公司在市场化的竞争中,选择最符合自己发挥出核心竞争力的组织形态,形成真正意义的现代金融企业,其涵义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定: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的发展战略定位,科学的决策体系,严密的风控体系,有效的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全高效的技术系统,富有竞争的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等。

  优化监管理念和方式

  目前,期货监管正在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以事中和事后的检查来代替以往的审批制度,坚决放掉由市场可以自主的事项。加强监管,放松管制正是对过去监管理念的突破。同时,随着衍生品市场发展,它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其它金融市场不断融合,将逐步实现共同监管联合机制。监管政策的取向也会随着未来市场的变化而改变。换句话说,监管部门要在保持市场稳定和促进效率之间,灵活地运用监管的政策导向,将规则监管和原则监管有机地结合,逐步从规则监管为主过渡到原则监管为主。

  未来十年,《期货法》应顺利出台。在新形势下,一些深层次机制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期货法》予以解决,一些基本的概念,可以在期货法中进一步明确。有了《期货法》,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可以依据实体经济的需求作出安排,期货交易中的禁止性行为也可以界定和规范。《期货法》出台后,它可改变在大金融的范畴里,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和证券投资基金均有大法可依而唯独期货行业无期货大法的局面。

  此外,需要逐步地构建起行业风险管理和诚信建设的文化氛围。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落到实处,强调投资者需要作好进入市场的充分准备,在交易过程中遵循“买者自负”的原则,理性交易,自负盈亏。同时,在产品设计中要融入风险管理元素。

  未来十年,中国期货市场要鼓励和促进衍生品市场多形式“智库”的建立和完善。具体来说,就是要鼓励在政府的智囊组织、交易所属下、期货公司内部、企业之间以及社会民间中,形成探索衍生品发展理论及发展规律的群体。从深层次讲,如果不能把握期货市场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创造性,又不能把握历史所特有的逻辑关系,我们就不能看清衍生品市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无法切实地认识期货市场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同样也难以理解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所做的贡献。

  未来十年,中国期货市场要丰富市场的行业业态。概括而言,就是除了交易所公司化之外,还要实现期货公司经营多元化、业务开展国际化、交易技术电子化、期货投资者机构化。其中机构投资者参与比重是衍生品市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要通过不同的政策导向,吸引更多的产业投资者,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各类金融机构、各类专业投资机构、各类行业合作组织利用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

  未来十年,中国期货市场要逐步纳入到全球衍生品市场统一市场体系之中。“国际化”是期货业发展的“内核”之一。综观全球,衍生品市场生命力之所以常盛不衰,就是表现在它已冲破了不同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束缚,在全球范围普及、成长和提升。由于衍生品更多地具有“工具性”,它对于管理各种风险的独特功能终究无法代替,自然也要求与现实经济的资本市场相配合并呼应。与此同时,全球数以万计的投资者,出于自身经济利益需求,逐渐选择了跨越政治框架和制度模式的方法,以求通过全球资本的重新配置来对冲相应的风险。

  期货经营机构将现五大趋势

  未来十年,期货经营机构将出现以下五大类大趋势分化。

  一是期货公司由目前外延性的扩张直至融入大股东金融集团中。例如,未来五到十年,一些券商系期货公司或演变成为证券公司的衍生品部。

  二是市场会涌现出一批专业性期货投资公司。例如,推出期权交易后,谁来扮演市场必须的做市商角色?往往是专业投资人士和团队,他们将来会形成专业化投资公司。

  三是市场会涌现出一批大型国际化期货公司,交易平台覆盖全球。例如广发期货要形成以英国为基地覆盖欧洲,以美国为基地覆盖美洲,以巴西为基地覆盖南美洲以及以香港为基地覆盖日本、韩国、新加坡及其它东南亚国家的全球服务网络,进而形成以大陆为中心、四个基地全球呼应的五位一体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全时区全区域全品种运营平台。

  四是市场会涌现出一些能覆盖大宗商品全产业链的期货公司。期货公司融入现货的渠道将大大增加,从仓单服务、质押融资、仓储物流、风险咨询等各方面和现货期货进行业务合作,最终可以覆盖大宗商品全产业链。

  五是市场会涌现出一些IT类和电商类专业期货公司。不排除以后会出现类似阿里巴巴这种电商期货经纪公司,也不排除只是提供专业技术平台并从中收取租赁费用的IT类期货服务公司。(全文见中证网www.cs.com.cn)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