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量化网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国内 杨冠平 不断追梦 才拥有厚重的人生

[转] 杨冠平 不断追梦 才拥有厚重的人生(1图)

2014-07-03 05:10 来源: 王伟 浏览:456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秉承期货业的使命

杨冠平  不断追梦  才拥有厚重的人生


  1走进期市是因为不断追梦

  在中国期货公司的高管群体中,杨冠平的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说他是经历最为丰富的一个,似乎并不为过。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学的是无线电专业,当过教师,做过工程师。1992年,正值中国改革风雷浩荡之时,杨冠平辞去公职,下海经商。他弄潮过的行业涵盖国际运输、商贸、地产、IT、出版等,涉猎之广泛,业绩之耀眼,都让人啧啧称道。

  杨冠平1993年进入期货市场,是北京商品交易所的第一批会员,属于中国期货业“元老”级别的人物。他是冠通期货创始人,身上有着浓郁的学者气质,他的这种学者气质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密切相关。杨冠平的办公室有一个硕大的书橱,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两套《二十四史全译》,装帧精美,历史感厚重。很多人根本不会想到,这套书与冠通期货一样,也是杨冠平的“孩子”,并在其精心呵护中呱呱坠地。

  1996年,冠通期货在北京成立。随后的两年,期货行业即迎来严厉的整顿。“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期货市场处于低迷之时,杨冠平创建了古今出版公司,呕心沥血完成了这套《二十四史全译》。这是一部汇集了200多位知名专家参与,耗资数千万元,前后历经数年的大作品,出版过程之艰辛,现在提及,仍让杨冠平唏嘘不已。当然,这套书也成为杨冠平一生的骄傲,出版当年即入选2004年中国十大出版盛事。

  事实上,杨冠平的文化贡献远不止这套《二十四史全译》,古今出版公司开展的“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中文古籍善本数字化回归”项目,则给普通读者了解该馆3000余种极其珍贵的中国古籍善本开辟了一条捷径。杨冠平深厚的学者底蕴,对其期货之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任职冠通期货董事长,杨冠平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钟爱的期货市场,但他对书的热爱不减分毫,书为他睿智豁达、勤奋求实的人生提供了智慧源泉,也是他顺应发展潮流中,纵横驰骋期货市场独特的气质、力量以及眼光。

  走进期货市场一路奋勇拼搏,对杨冠平来说,是因为不断追梦。1993年,在其他商业领域发展顺风顺水的杨冠平,准备重新规划人生,选择了期货这一新兴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但也充满无数未知和风险”,这个选择正是他不断挑战自我的体现,与期货市场结缘的杨冠平,自此开启了事业与人生一段新的征程。

  何以风雨同舟,相守至今?杨冠平说,期货市场绝不是一个所谓的“赌博”的市场,他一口气向期货日报列出七条期市对产业客户和国民经济的意义:能够形成资金与各种资产之间的分配信号,具有价格发现功能;降低企业交易(签约、履约、支付)和信息处理的成本;使财务资金与有形资产重新分配,优化现金流;帮助企业掌握主动权,促进生产与贸易的高效快捷;通过分散化降低风险及进行风险的重新分配,使得风险厌恶者与风险偏好者,套期保值者、套利者与投机者实现以价格让渡风险的功能;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和蓄水池,一方面反映宏观经济的通胀与通缩,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市场的功能熨平经济波动的风险;能够优化宏观经济结构,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我国经济运行的资本配置效率。

  创建冠通期货以来,时光荏苒,18年的风雨兼程,杨冠平呵护着冠通期货从一个初生的“婴孩”,成长为壮实的“年轻人”。杨冠平作为“父亲”,不仅全力以赴冠通期货的茁壮成长,更为其注入了精神灵魂,锁定了生命目标,而这个生命目标就是持续提升客户的盈利能力。一如杨冠平所言,在期货市场,只有不断地提高客户的盈利能力,期货公司才能拥有不断发展的源动力。

  2追求首创是因为客户至上

  “慎初笃行为冠,逐鹿得人则通”,这是杨冠平对冠通期货的诠释。投资者需要的优质服务通过什么途径送达给他们?期货公司应为投资者打造什么样的技术平台?这都是久久萦绕在杨冠平心头的问题,正是遵循着“慎初笃行”的原则,冠通期货在期货交易研发上做出了颇有成效的探索,成为公司优质化与个性化服务的一张王牌。

  从2004年开始,杨冠平就密切关注投资者个体的交易数据,包括交易周期、交易习惯、交易偏好、风险控制等,并尝试找出他们交易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投资者个体是有差异的,无论年龄、个性,还是交易手法、资金运用等,各不相同,只有对其交易记录深入细致地研究,并总结出交易过程中规律性的东西,扬长避短,改进交易,才是取胜之道。”

  经过反复推敲和分析,冠通期货完成了对投资者个体的研究报告。很多客户拿到报告时,激动不已,如获至宝。杨冠平说,“客户之所以对报告产生共鸣,是因为成功的交易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我们曾经研究过一个客户的交易记录,发现各项数据非常混乱,并没有突出的特点,最后我们在分析他的投资收益率曲线时发现,其资金盈利亏损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因此我们建议,在他进入‘亏损周期’时我们强制提高客户保证金,而进入‘盈利周期’时恢复正常保证金。客户最终认同了我们的建议,三个月后,我们再追踪数据发现,其投资收益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

  正是客户实实在在的需求以及信任,坚定了杨冠平在提升客户盈利能力这条路不断探索下去的信心。通过整合金融和IT技术资源,融合了多名知名金融专家智慧结晶,历经五年的积淀和研究,终于冠通期货在业内首家推出“期货交易评估系统”。

  而为了让产品原型成为专业化的应用系统,杨冠平还主导了这套系统与专业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机构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我们提供期货专业知识和数据,专业金融服务机构从人力、物力上大规模投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理念,对期货交易评估系统进行全面改进和提升。”

  “期货交易评估系统”经过不断后续研发与创新,目前更趋完善,荣获“2011年证券期货业科学技术优秀奖”。获不获奖倒在其次,这样的评价才让杨冠平从心眼里觉得无论多大的付出都是最值得的。

  3不断向前是因为责任在肩

  “期货交易评估系统”推出后,有人说这是冠通期货一种炒作的营销手段,这让杨冠平一度很无奈。“我们是在真实地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期货交易评估系统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期货业服务同质化的状态。”

  杨冠平说,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虽然创新步伐不断,但多数期货公司依然保持一种简单、低级的“交易通道”模式。“我一直在想,如果期货公司仅仅停留在不断开发客户这样简单、重复的工作,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对期货从业人员来说,也难有人生与事业的价值。由于期货市场的高风险特性,期货投资中的‘二八效应’非常明显。过去一直是这样:大家都在做市场,为客户提供一个交易通道,然后任由客户自生自灭。在这种状况下,期货公司能够充当什么角色?我们应该为客户提供怎样的个性化服务?”

  有思考,就会有出路。杨冠平随之提出“为客户提高盈利能力”的设想。“如果一家期货公司能让客户总体盈利,开发市场是不是就相对简单多了?”杨冠平朝着这个设想努力过,不过他很快发现,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很大,因为其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是单纯依靠期货公司的能力所能实现的。所以,杨冠平开始转变观念,将“回应客户要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帮助客户进行成功理性的投资”作为公司的不懈追求。他一直认为,如果能够贯彻这一追求与理念,期货公司就是在做创造性的工作,就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事实上,这一追求对目前冠通期货所有员工而言,绝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理解和领会,而是在思想深处落地生根。基于这种企业追求,杨冠平要求员工至少要拥有一个强项,可以随时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尤其是在盈利方面。“这是我们倡导的一个核心的企业文化,藉此也能够激发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

  杨冠平认为,对于期货市场的深入研究,核心落脚点除了交易技巧的提升,更重要的还是对行情的有效把握,而这种把握需要剔除人为的干预和过多的主观偏好。近年来,量化分析在国内市场所引发的风潮愈演愈烈,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团队将量化分析从金融资产的研究转移到商品市场,但是传统量化模型基础上的价格预测模型更关注数据分析的有效性,易偏离商品价格的内在主要矛盾。“在有效市场中,虽然价格表现出不规则的波动,但供需基本面决定了商品价格走势的中枢。因此,将行情判断依靠主观分析判断的思路值得探索。”自2012年起,杨冠平主导冠通期货研究开发了进行价格预测的基本面量化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进行多维度的挖掘,运用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的有效性,进而进行指标筛选、权重分配,通过历史回测与修正,完成价格预测模型的建立,最终输出商品价格强弱指数。在商品价格强弱指数的基础上,配合比较合理的加减仓策略,运用于实战交易。该模型思想的有效性已经在多个商品期货及股指期货上得到检验。

  有了这种基于商品基本面的价格预测模型,冠通期货服务客户的思路也更加开阔。杨冠平说,一方面,在基本面量化模型的基础上,形成了期货商品交易策略及对冲策略;另一方面,服务企业时风险管理的方法更加丰富。

  杨冠平坦言,混业经营以及互联网金融,对老牌期货公司产生的冲击较大,期货公司不能只是简单地给客户提供交易的渠道和平台,而是真正要把服务意识融入企业的血液中去,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为客户做的每一件事,每一次服务都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客户最大的需求就是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杨冠平说,这既是他在期货市场的永恒追求,也是一个老期货人应该担起的责任。

  杨冠平向表示,期货市场百舸争流,老牌传统型期货公司不进则退,只是单纯地降低手续费,早已不能打动客户,客户的专业水平越来越高,客户需求进入多元化时代,对期货公司的要求已经不能依靠维系关系实现持久。期货公司更要术业有专攻,满足客户的需求才是生存发展的硬道理。未来期货公司之间的竞争,必须打破过去的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的局面,期货公司只有强化自身的服务能力,挖掘自身的服务特色,打造自己的自主性创新产品。同时,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盈利能力,这才是摒弃同质化竞争,并能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的最有利的武器。

(责任编辑:HN027)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