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量化网 资讯频道 商品期货 能源 “电光刘”开创福州电气时代

[转] “电光刘”开创福州电气时代

2014-07-11 13:02 来源: 海峡都市报 浏览:1791 评论:(0) 作者:开拓者金融网

  1915年建成的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其中的发电厂烟囱被不少福州人认为是乌塔和白塔之后的“第三塔”

位于光禄坊的刘家大宅
当年刘家的发电厂,现今成了福建电力博物馆
1911年建成的福州新港电厂配电房
刘家后代刘刚目前涉猎环保材料等行业

  

  近代福州历史上,“刘、黄、罗、尤”四大家族名震一时。此外,还有不少本土的名门望族,他们曾经是福州工商业界的领头人。苏树林省长曾评价,榕商有榕树的韧劲,有闽江的活力,有寿山石的质朴,有茉莉花的芬芳。100多年过去了,我们或许依然还在使用他们当年创办的产业。今起,开辟“百年榕商今何在”专题,如果您有相关的线索和故事,欢迎拨打968111和我们取得联系。

  N海都 杨阳 关铭荣 图

  海都讯 这几天,从瑞士回福州的刘刚还在忙着接洽环保产品的项目。和其他旅居海外的福州人相比,他的身份有点特别,因为他是福州鼎鼎大名的“电光刘”家族后代。福州“四大家族”位居首位的刘家,在福州近代工商史上也是位居首位,一百年过后,刘家创办的实业依然还在为福州普通市民家庭服务,“电光刘”的名号也鼎鼎有名。历经时代变迁,刘家后人已经走出福州三坊七巷,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

  福州的“第三塔”

  昨日,来到位于福州台江区新港道的福建电力博物馆,博物馆一带遍植榕树,在炎炎夏日里,还有一些老福州在树下休憩。博物馆的门楣上挂着福州电气有限公司的招牌。

  “福州市民能用上电灯,就是刘家带来的,而且刘家的几代,都像榕树一样坚韧,至今活跃在全球各地。”福建电力博物馆馆长陈忠说,福州近代民族工业中发展最大的企业,就是福州电气公司,而这就是刘家创建的。为了纪念刘家,老福州皆知的福州电气有限公司原址进行了翻新,外墙进行了装修,还原了当年的营业场所,并改为福建电力博物馆。

  “当年福州发电用的煤都是直接用船运到这里的,老福州有个说法,福州有三塔,乌塔、白塔和刘家电气公司的烟囱。”从小在新港长大的吴依伯告诉,这么多年过去了,河堤一带已经被开发成了各种小区,只剩下刘家的这栋老建筑在见证历史。

  收购福州首家电气公司

  陈忠说,刘家是明代从北方迁来福州的,此前一直从政,明亡后转而从商。清末,作为巡抚的刘齐衔生有七个儿子,次子刘学恂育有八个儿子。其中刘崇伟和刘崇佑致力于发展近代工业,主持企业的实际工作,而刘崇伦则在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留学,专攻电气技术,学习商科的刘崇侃则负责企业财务等。

  实际上,刘家开办的电气企业并不是福州的第一家。1910年,刘崇伦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刘家集资8000元,收购了当时开办不久、却因资金紧张无法继续开办下去的耀华电灯公司,从而改名为福州电气公司,当时的资本金为12万元,其中刘家出资4万元,占全部股本的三分之一,成为最大股东。1911年开始,电气公司开始向福州市民供电。随着企业越做越大,1920年开始,电气公司开始向工矿企业供电,成为当时福州民族资本中最大的企业。

  陈忠说,正是因为刘家开创了福州电气时代,所以福州人都称之为“电光刘”,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刘崇伦,因为在家里排名第五,被叫做“电光五”。

  学“三井”成福州首富

  在刘家的发展史上,三井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企业。在刘学恂的八个儿子中,有5个都在日本留学,而早在刘家开办民族工商企业时,就是按三井财阀的模式来发展。

  “三井模式是日本经济中很独特的一个模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江教授告诉,三井财阀的综合商社是围绕着全套完整产业链而构造的,目的是使整个产业协调统一发展。三井家族以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三井矿山等核心企业为中心,不停兼并进入其他相关产业,包括纺织业、采矿业和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东芝、王子造纸等日本大量知名企业当时均与三井财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福建电力博物馆馆长陈忠说,刘家也是依靠三井模式在福州工商业界发展,从1910年到1927年间,刘家创办了以福州南台电气公司为中心的福电铁工厂、福建电话公司等大大小小的企业共10多家。以1912年创办的福建电话公司为例,当时在塔巷、南台中平路以及仓前山麦园路三处设立交换所,到1929年,电话公司服务的用户达600多户。

  此外,刘家还创办玻璃厂,制造电灯泡和电灯罩。在生活消费品上,刘家也陆续创办了精米厂、炼糖厂、冰厂、油厂、锯木厂、船行等等,再加上刘家几代都在经营的钱庄票号业务,到1930年前,刘家的产业遍及福州。

  随着企业的壮大,刘家的产业也慢慢走出福州。由于发电燃煤的需要,刘家于1920年在建瓯创办了梨山煤矿公司,生产无烟白煤。刘家还派员勘查古田溪和仙游九鲤湖水域,计划建立水力发电站。此外还前往建瓯东游勘测金矿,赴永泰勘测ͭ矿,赴安溪勘测铁矿等等,让福州城内其他家族无从超越,刘家成为福州首富。

  衰败来得特别快

  世事变迁,刘家企业的衰亡也来得很快。

  “我从小就生活在刘家大院旁边,但是刘家所剩的后代并没有多少住在这里。”昨天,已经81岁的黄芸秀依姆告诉,从她记事时,刘家的荣光就已经不再,位于光禄坊的刘家大院逐步变得人烟稀少。不过当地的老人也依然会讲述刘家当年的盛况―“据说以前光禄坊一半的房子都是刘家所有”。

 

  除了家族人员相继遭遇不幸,刘家的企业经营也举步维艰。1929年起,刘家兴办的非核心企业纷纷停产,包括福州油厂、福清电灯公司、建兴锯木厂、福电铁公司、冰厂。1939年开始,日军轰炸福州,此后,刘家的电灯公司经历了长期的亏损,到1945年抗战结束时,公司已经奄奄一息了。

  后代也要白手起家

  随着时代的变迁,刘家的后代也走出了与祖辈不一样的发展之路。

  “虽然小时候听说过我们刘家当年的历史,但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去争取。”这几天,刘齐衔的三代孙刘刚从瑞士回到福州,年届五旬的他告诉,福州沦陷后,刘家的后代就逐步从福州走出去,分散在世界各地,有的去了美国、日本,也有的去了东南亚。在国内的则分布在上海、重庆、南京等很多地方,而从事的行业比较多元,有的在学校教书,有的去了机关部队,真正经商的并不多。

  而一直执掌刘家企业的,则是刘崇伦的后代。他的大儿子刘永业,193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刘家工作。二儿子刘洪业于1934年毕业于日本福冈明治工业专门学校,学的也是电气专业,回国后回到刘家企业。三儿子刘涛业,则是毕业于维也纳外交学院,后也回到福州。而除了这一支外的其他刘家后人,大多已经进入不同的行业。

  而刘刚则是上个世纪前往瑞士经商的,目前主攻环保材料等。他说,“现在大家听到我是刘家后代,都会说,哇,那你家肯定很富有。实际上,我小时候,家里和普通的福州家庭一样,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甚至还不如很多同学,所以,我也一直在努力奋斗。”

  (感谢福建电力博物馆提供部分图片)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