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宏观行业要点

2015-01-15 15:57 来源: 开拓者量化网 浏览:615 评论:(0) 作者:戴非

1.20年养老金双轨制谢幕 巨量资本进入市场可期:

昨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为养老保险市场带来更多发展的空间。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据统计,我国在职公务员数量约700多万,各类事业单位126万个约3000万人,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意味着这3700万人将转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中。这将为养老保险市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后续养老金运用、基础养老与商业养老嵌套将成为改革核心,这将为商业保险公司打开资金腾挪的空间。养老金双轨制取消,公职人员退休后的福利水平将趋于社会均等化,较大的心理预期落差会刺激这类人购买商业养老险的需求。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消费潜力将增长至106万亿元,这将会吸引巨量的资本进入。未来养老服务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促进民间资本发展养老产业的优惠政策有望出台,医疗、保健品等多个具有养老题材的行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2.从千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到400亿美元丝路基金,再到400亿人民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政府正一步步改革过往行政色彩浓厚的财政扶持产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与专业化。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首个主题留给了备受业界关注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会议明确,基金将重点支持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并将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公开招标择优选定若干家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运营、自主投资决策。

这是上升到国家层面对创新创业战略的具体支持,对国家而言是大事,对正在蓬勃发展的大众创业和早期投资来说,更是好事。如果引导得好,至少可以将杠杆放大十倍,投资规模可至4000亿元。

(战略性看好高成长高科技新兴行业)

3.国际:

周三,美国零售数据不及预期、世界银行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引发投资者对经济担忧,标普盘中跌破2000点。此后,受油价暴涨刺激,美股跌幅显著收窄,但仍为四连跌。美油收涨5.6%,创两年多最大日涨幅。30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创新低。

美国12月零售销售环比降0.9%,远不及预期,创两年半最大降幅;扣除汽车销售后,12月零售销售创2009年3月来最大降幅。摩根大通四季度每股收益仅1.19美元,大幅不及预期的1.31美元,股价收跌3.5%。当季摩根大通支付9.9亿美元法律诉讼费用,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6.6%至49.3亿美元。

黄金全日最高1244美元/盎司,最低1224美元/盎司,收盘与上日持平,收于1234.4美元/盎司。尽管美国EIA原油库存多于预期、上周原油产量创纪录,美油超跌反弹。德国总理默克尔称,油价低迷的状况不会持续,或将改变。2月交割的WTI油价收盘暴涨5.6%,创两年多最大单日涨幅,收报48.48美元/桶。布伦特2月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上涨4.51%,收报48.69美元/桶。因投资者担心全球经济,铜价创五年半新低。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盘中暴涨10%。

德拉吉接受德国报纸《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欧央行已准备好购买政府债券,为维持价格稳定,有必要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欧盟法院顾问称,OMT原则上符合欧盟法律,并且是有必要、合适的,但欧央行需给出正当的理由,同时避免OMT变成对欧元区成员国的直接援助项目。德拉吉释放强烈QE信号,欧元刷新九年新低,但此后因美国零售数据不佳,欧元转涨。

4.中国12月M2货币供应同比+12.2%,预期+12.5%,前值+12.3%。

中国12月M1货币供应同比+3.2%,预期+3.3%,前值+3.2%。

中国12月M0货币供应同比+2.9%,预期+4.0%,前值+3.5%。

中国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973亿元,预期8800亿元,前值8527亿元。

中国12月社会融资规模16900亿元,预期12000亿元,前值11500亿元修正为11463亿元。

5.【12月货币金融数据解读】争抢末班车(民生)

①新增社融1.69万亿,表外融资明显反弹,原因可能有二:

一、反映的可能是央行对表内信贷强监管与金融机构在43号文发力前加速为地方融资平台信用扩张的博弈;

二、银行同业创新参与两融和伞形信托进入股市。表外融资扩张不具备可持续性,房地产投资还看不到上升的拐点,地方投资冲动也会因财税改革而收敛,制造业没有补库存和扩产能的动力,表外融资反弹注定昙花一现。从直接融资看,发改委对企业债发行设限,中证登取消低评级企业债质押回购资格,企业债发行明显萎缩;12月IPO发行加速,股权融资规模明显上升。

②新增人民币贷款6973亿,其中非金融性公司新增中长期贷款5289亿,创下历史新高,票据融资少增1400亿转向了中长期贷款,我们认为这并非银行对实体经济风险偏好回升的信号,主因在地方政府存量债务上报截止日前,银行都在抢着搭上地方融资平台项目的“末班车”。毕竟,这在目前看来还是兼顾了低风险和高收益的一块资产。

③新增社融和人民币贷款大幅反弹,反映的应是货币创造能力增强,但M2同比仅增12.2%,可能与存款偏离度考核纠偏银行拉存款的行为有关,因为1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仅为7229亿,比去年少增近4000亿。

④尽管社融和人民币中长期信贷反弹超过了预期,但这主要是银行争抢上地方融资平台的末班车效应,这种异常高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值得担忧的是,近期是新股密集发行冻结资金高峰期,但银行间流动性却并不紧张,似乎又出现了衰退式宽松的迹象。考虑到经济下行和通缩压力,我们认为货币宽松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6.12月金融数据点评(中信):

11-12月新增贷款大幅提升体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12月新增信贷虽然低于预期,但是相对于其他年份12月的新增贷款水平,6973亿元的新增量仍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在去年11月出现较高增加之后。11月和12月新增贷款合计达1.55万亿元,为历年最高,明显高于过去几年1-1.2万亿的水平。这表明货币政策明显在放松。

股市高涨正在改变资金流向。在年底贷款大幅高于正常年份的情况下,存款却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存款增加出现明显减少主要是居民存款减少所致,而居民存款减少与近期市场表现有一定关系,年底市场行情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历史上,2007年曾经出现过所谓“存款搬家现象”。股市高涨和数量政策力度不够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继续恶化。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均为3.49%,分别比上月高0.67个和0.70个百分点。

2015年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没有疑问,其核心是降低融资成本。预计价格型政策、数量型政策和定向宽松政策都将出台。2015年新增贷款有望达到10万亿元,预计M2增速在12.5%左右,依然判断将降息50个基点,降准100个基点。1月份新增贷款或将大幅上升,约1.5万亿元,M2增速有望略回升至12.3%左右。

(1月流动性宽裕利好股市,R007已跌至3.2%)

7.环保(安信):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部署改革创新治污模式,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意见》指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提出要以坚持排污者付费、坚持市场化运作和坚持政府引导推动为原则,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第三方治理取得显著进展,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的活力进一步激发。

点评:1)第三方治理将趋于规范:过去“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存在诸多弊病,近年来各地区有关部门也已经在第三方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此次文件的出台,将有利于第三方模式的规范和后续推进。2)工业污染治理有望驶入快车道:将环境污染治理交由专业的第三方治理公司来治理,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和治理效果,倒逼排污企业提升治污动力,也将为环保服务提供商带来更多项目,同时文件也将工业园区列为第三方治理的重点领域;3)利好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文件首次纳入治理难度较大但市场空间广阔的区域性环境整治,强调开展综合环境服务:“对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城镇污染场地治理和区域性环境整治等,采用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治理。鼓励地方政府引入环境服务公司开展综合环境服务。”;4)排污费收费提高是大势所趋:文件提出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从大气到水到固废,涵盖环保各个领域;5)扫清第三方治理融资障碍:文件提出对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治理企业开放绿色通道,包括贷款优惠,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优先审批,非公开发行企业债券试点等。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未来环保产业的发展将日趋规范,监管将日趋加严,有利于环保企业成长,坚定看好环保板块。随着后续配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第三方治理业态和模式将趋于成熟,将全面利好环境服务公司,重点利好: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环境修复:高能环境;水环境:兴源过滤等);工业水处理公司(维尔利、国中水务、万邦达、中电环保等);危废处置公司(东江环保等);大气治理服务商(国电清新等)。

8.墨西哥重启高铁招标计划 中国南车中国北车集体冲涨停

墨西哥交通运输部将于当地时间1月14号公布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高铁建设项目的初步招标条件,重启该国去年11月本由中国企业中标却被政府突然取消结果的招标计划。据了解,中国铁建和中国南车组成的联合体预计仍然会参与投标。

9.央行正式发文调整存贷比口径

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透露,央行今刚刚下发调整存贷比口径的通知,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各项款项,纳入“各项存款”类统计;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各项款项,纳入“各项贷款”口径。

版权声明:   特别标明为本站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自 、作者信息,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出自:   开拓者量化网  |  http://www.tb18.net/news/article/112240.html


评分:     

评论列表(0)
第 1- 0 条, 共 0 条.

您需要 [注册] 或  [登陆] 后才能发表点评